来源高德地图
从黑龙江绥化市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车需要25个小时,大概是2377公里。不知道有没有粉丝连续开过这么远的距离。如果开过这么远的路,老司机都知道,这台车估计不用大修,至少大洗一次,对车子的性能和磨损应该是很大的,更不用说是一个人的疲劳成度了。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一辆车,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为了让司机们更舒适,更轻松,更享受把车开好的汽车智能座舱研发生产企业,天有为。
说到开车,老司机都知道,过去很多人买车,都会首选考虑日本的品牌,毕竟省油,但是现在很少听见这种声音,满大街跑的都是国产汽车。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汽车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直接和间接养活了约550万-800万人。这一产业贡献了日本GDP的约8%-10%,是日本经济的核心支柱之一。而截至2024年,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仅为0.2亿辆,远低于日本的2亿辆和德国的1.5亿辆。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
比如:日本车企(丰田、本田、日产等)三家车企,长期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5%-30%。也就是说日本汽车产业占据了全球一大块市场。但中国已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0%(2023年),特别是在智能座舱仪表等方面,十几万的国产汽车智能座舱不亚于进口百万豪车的智能座舱,很明显智能座舱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基本被国产品牌占据,当然国际市场仍在拓展中(最近有消息,欧盟已经和中国谈好国产汽车出口的关税问题,设置最低价等)。如果按照日本汽车产业被中国赶超取代(只是时间问题),国内至少能让500-800万人过上不错的生活。这离不开国产汽车产业链上企业的一起努力。
而这些企业中,最近就有一匹国产“黑马”天有为跑了出来。
2025年,4月24日,天有为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打破了黑龙江五年无企业上市的沉寂,首日最高涨幅达到49%,截止收盘价格116元,涨幅24.06%,市值185.6亿元。虽然大盘待涨家数达到3467家之多,仅有1507家上涨,但是依然难挡投资者对天有为的热情。这份成绩单,字里行间都在诉说着这家智能汽车供应行业“黑马”的不凡之路。
天有为专注于汽车仪表研发与生产,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迈进,为行业注入更多活力。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高端智能化产品,深受国内外知名车企的青睐。能为这些汽车巨头提供配套服务,正是天有为的实力所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 年-2021 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6%,预计2026 年有望达 1486 亿美元。
2022-2024 年,天有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85%、90.38%和 97.52%,处于较高水平。本次募投的“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将新建汽车电子智能工厂,提升全液晶组合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的产能,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经营规模,促进天有为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也就是说,天有为很早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汽车市场的巨大变革——从过去的“四个轮子加发动机”,到如今的“四个轮子加一堆芯片”。在这个万亿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天有为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正在以“项目式融资”的方式,将资金以“顺应市场趋势、迎合消费需求、支撑全面战略发展、提升生产管理效率”等全方位的投入汽车“智造”这个万亿级市场的研开发局中,尽显其作为汽车行业供应商龙头企业的研发底气和冲刺万亿市场的“黑马”决心。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快速发展,天有为正朝着更大的目标迈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技术研发,加快国际化步伐,打造更加环保的智能化产品,满足全球市场对高端汽车仪表的强烈需求。
机遇与挑战
万亿市场超前布局,大有可为
观知海内咨询的统计显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7,200亿元涨到2023年的近1.1万亿元。今年估计会达到11,585亿元,万亿级市场为国内汽车产业智能化供应商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大势所趋,天有为以汽车仪表业务为核心,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有望为公司持续发展贡献新增量。在汽车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全方位升级。相较于其他汽车技术,智能座舱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最为直接,性价比高,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主线上率先落地的场景。
根据IHS数据,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 2030 年将超过1,600亿元,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市场规模最大,合计将超过千亿规模。
嗅到市场机遇的天有为,大刀阔斧超前布局,根据招股说明书,天有为此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4个关键项目。
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
截图来源:天有为招股书
顺应行业趋势 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
组合仪表顺应趋势 提高市场地位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智能仪表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行业研究,2025年至2030年,全球智能仪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5%,天有为将借助其技术优势,在这一蓝海中占据先机。
随着汽车领域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受能源转型影响,汽车逐渐向着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变,汽车已不再仅仅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随着人车交互的不断加深,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外的“第三空间”,正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需要更多的汽车电子的装配,预计未来汽车电子占汽车整车比重将越来越高,汽车电子市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本项目主要是扩大公司全液晶组合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规模,有利于公司紧跟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趋势,提高公司市场地位。
本次IPO资金将重点投入到该项目建设中,天有为将依托其本身核心的汽车仪表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相关技术,通过本项目的投入和发展,天有为将为下游整车厂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全液晶组合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产品与服务。
天有为本次项目将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进一步扩充公司产能规模,有利于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优势。
天有为通过长期业务发展,具备了为整车企业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积累了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主要包括现代汽车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等)、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HyolimXE、长信科技、吉利集团、北京现代、悦达起亚、宝腾汽车、鑫源汽车、福田汽车、庆铃汽车、江淮汽车、神龙汽车、凯翼汽车等。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丰富的客户资源积累及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将极大地促进公司新增产能的消化,根据本次募投项目投资情况估算,本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整体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7.59%,本项目计划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完成基建工程建设,在第三年顺利实现投产,当年达产50%,第四年达产 80%,第五年开始产能完全释放。提前布局和精准的项目进度控制,让天有为的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截图来源:天有为招股书
消费偏好导向
智能座舱核心技术研发,满足市场需求
在汽车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全方位升级。相较于其他汽车技术,智能座舱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最为直接,性价比较高,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主线上率先落地的场景。
智能座舱中的车载屏幕承载了主要的人车交互、信息显示和导航娱乐等功能。因此,为提升信息丰富度及准确度,加强个性化和场景化建设,并支持触控、手势、生物识别等多样化交互方式,汽车内物理按键逐步减少,汽车屏幕用量增加,汽车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逐步向多屏化、大屏化、联屏化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座舱服务对象也从驾驶员拓展至其他乘客,副驾驶和后排娱乐的需求,也带动汽车内屏幕用量的提升。
根据IHS数据,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 2030 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市场规模最大,合计将超过千亿规模。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智能座舱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虑之一,多屏互动、智能交互符合当下的消费需求,同时智能汽车的发展也迅速带动智能座舱需求的提升,下游汽车整车厂商纷纷在新车上装配智能座舱,在此趋势下,实现对整车状态全方位智能化实时监控显示,是体现未来智能座舱的关键要素。据IHS markit 调研数据,61.3%的用户认为座舱智能化配置极大提升购车兴趣,17.4%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是买车必购配置,智能座舱对于汽车整车市场表现、消费者体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座舱的体验越发重视,成为购买汽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截图来源:天有为招股书
随着智能座舱的兴起,天有为捕捉到了消费趋势,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实施募投项目,可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把握汽车智能座舱发展的机遇期,利用国内人才、成本以及产业链的优势,增强快速响应国内外客户需求的生产制造服务能力,为全球车企提供更智能、更高端的座舱解决方案,提高市场竞争力。根据本次募投项目投资情况估算,本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整体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20.96%,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为6.51年,投资回报顺应市场需求趋势,使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更加高效,为投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回报支持。
领头技术迭代
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助力天有为研发实力
近年来,5G、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突破,使得汽车电子化进一步深化。未来,随着通信、车联网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电子领域技术迭代将不断加快。资金对于本项目的投入,将帮助天有为引进先进的研发实验设备,改善公司研发环境,提高公司研发质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汽车电子技术不断创新迭代。
天有为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研发工作,为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及市场日益多样化、高端化的产品需求,公司决定加大研发力度,增强自身研发实力。本项目的研发中心将新建研发办公楼,并引进一批配套的软硬件设备,极大地改善现有的研发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公司在汽车仪表、智能座舱、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等领域的业务拓展。
此外,本项目的开展将助力天有为引进专业人才,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本项目,公司将加大硬件投入与软件环境建设,引进一批优秀的软硬件开发等人员,集聚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丰富研发部门的人员架构体系,对于提升公司研发力量、改善研究工作环境以及打破国外专利壁垒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更能形成和突显公司在汽车电子行业的技术优势。
扎实后盾 信息化系统建设
全面支撑公司总体战略布局
公司信息系统数字化升级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信息化建设对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制造业中信息系统发挥的作用和效率更加明显。对于经营涉及多个地域、多个生产流程、多产品线条的大型企业而言,其生产制造体系庞杂,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管控能力,而信息系统的引入则可将体系内资源高效调配,并通过标准流程固化,实现效率的提升及成本的降低。
此外,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品差异化会更加明显,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及营销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信息化系统布局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为企业在未来发展决策中提供支持。因此,为适应汽车产业新的发展趋势,提案有为将以现有信息化系统为蓝本,促使整个信息化系统发挥更高效的作用,以适应本行业的经营信息化特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天有为在行业内的经营管理优势,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
随着公司战略的实施,公司业务规模也会逐步增大,国内国际、线上线下的业务流程将更加多样化,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将无法跟上公司规模扩张的步伐,对内部管理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要在硬件设备的性能与容量,以及软件的系统架构、覆盖范围等方面进行升级更新,实现线上线下系统的整合,简化和规范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减少管理层次,实现扁平化管理和动态管理,促进员工劳动效率的提升。通过公司信息系统的升级,线上线下系统协调发展,优化数据的同步共享,完善业务流程,支撑业务部门的高效运行,提高公司整体市场反馈效率和内部管理效率,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为本项目提供实施基础,天有为经过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拥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已经建立了基础的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信息化实施经验。另外,在天有为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司已经在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制定了较为成熟的规范和制度,内部管理流程标准化模式基本稳定。
信息系统基础可以使新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搭建更加规范、准确、适用,使得员工更快地适应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升级,有利于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天有为用实力丈量了
到上交所的1766.36公里
天有为走到上交所的直线距离也要1766公里,这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也很艰难,但是天有为还是用做企业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上交所的大厅,相信他也会用这种坚韧不拔的态度做好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中国全面自主可控的国产替代贡献更多的力量。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天有为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精准的市场布局和不懈的奋斗精神,通过精准布局、提前规划,逐步成长为智能汽车行业的“黑马”。
从“四个轮子加发动机”到“四个轮子加一堆芯片”,天有为已从最初的汽车仪表研发,到如今智能座舱领域的全面布局,天有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无限潜力和致力于成为行业“黑马”的长远战略眼光。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天有为将全力投入智能工厂建设、研发中心建设、信息化系统升级等关键项目,为打造全球一流的智能汽车供应商奠定坚实基础。
在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全球智能仪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的黄金时代,天有为将以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精准的市场布局,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从绥化到全国,从国内到国际,天有为正在用其智慧和毅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智能驾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