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是在新闻里看他为穷人洗脚、拥抱残疾人,推广平权运动等等,只是觉得他是一位“好人”、一位谦虚的人,不像教宗保罗二世有“魅力”,他在华沙胜利广场的演讲:“将JD教排除在人类历史之外,是反人类的行为。”他给波兰人民带去信心的力量,推动了波兰的变革。今天看到一篇介绍教宗方济各在“文学修养”上的文章,他与博尔赫斯的友谊,让我突然觉得他是一位很有趣的人、而且有着文艺青年的“浪漫”。

01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

不营字造句,不和梦想交易,

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这是博尔赫斯在离世前写的诗,他30岁因白内障手术,视力变得模糊,50多岁就失明了,他一直是用心灵写诗,并感受“宇宙的奥秘”。

他告诉方济各,尽管他不信教,但他向母亲承诺过,每晚睡觉前会背诵主祷文。

60年前方济各还是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他是耶稣会修士、在阿根廷圣菲市一所天主教中学教授文学与写作。博尔赫斯的秘书曾是马里奥的钢琴老师,博尔赫斯对这些学生的写作赞赏有加,不仅促成了他们的合集《原创故事》的出版,还亲自写序。

博尔赫斯在他的史诗中,对西西里的方济各很是钦佩。

为了惠特曼或阿西西的方济各 ,他们早已写下了这首诗,

为了一件事,就是这首诗无穷无尽

它与一切造物的总和合一

它永远不会到达最后一行

它因人而异

世界会变,但是我始终如一,我带着悲哀的自负想到。

不知道这是不是马里奥从阿根廷走向梵蒂冈,被选为教宗用了方济各这个名字,而且一生在效法方济各,用行为书写爱。



“一切都是一种幻觉,唯有爱是永恒的。”

博尔赫斯则用诗歌在书写“爱的永恒”,他常常探讨幻觉与现实的关系。他认为,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暂时的、易逝的,唯有爱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力量。爱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变幻的世界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宁。无论生活多么复杂,爱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方济各则把文学与生活相连,把信仰生活变得“浪漫起来”,他也因此有了“改革家”之名,却也备受争议。

02

方济各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在“俄乌战争”期间、因他支持“和谈”,很多支持乌克兰的自由派反对他,甚至他们开始痛恨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

方济各则在他最后一封主要的教牧信函《论文学在人格养成中的作用》中,强调“小说与诗歌阅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这看似给教会内部人员的书信,其实是给所有人。

人很容易受政治观点、流行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隔膜,但文学中的审美,可以让人产生更包容的力量。

方济各始终坚信,”文学与我们的实际生存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我们与生俱来的张力、欲望和有意义的经历 ”。

他关于文学的牧函肯定了一种道成肉身的叙事观。对于方济各来说,耶稣基督并非仅仅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由激情、情感和感受构成的肉身,挑战和安慰的话语,触摸和治愈的双手,解放和鼓励的目光,由款待、宽恕、愤慨、勇气、无畏构成的肉身;一言以蔽之,爱。”

他在信的结尾引用了保罗·策兰的话:“那些真正学会看见的人,会靠近那看不见的事物。”



他的文学气质及对“道成肉身”诗意化的理解,很容易打动作家,但却容易让理性的主教困惑。

美国诺奖作家托妮·莫里森就很赞赏他,2015年,莫里森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表示:“我或许会因为这位方济各教宗的争议性与魅力而重新回到教会。他太有意思了。”

03

从他身上的文学气质和理想主义,以及来自阿根廷深受“爆炸文学”和反殖民革命影响,就不难理解他此后推动的教会改革和简朴生活、为穷人、弱小者服务。

他特别喜欢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传说》。故事中,该隐与亚伯在死后世界的荒漠中重逢。他们生火、吃饭,并肩而坐,沉默无语,如同黄昏时分疲惫之人那样。当火光照亮亚伯的额头,该隐看到那块石头的印记。他放下面包,请求宽恕,却又问道:“是你杀了我,还是我杀了你?”

亚伯答道:“我记不清了。但我们在一起,就像从前一样。”该隐说:“现在我知道你真的原谅我了,因为遗忘就是宽恕。我也会努力去遗忘。”



如果现实世界就像诗歌一样该多美好,昔日仇恨的兄弟终于可以坐在一起。

亚伯饶恕了该隐,他也不记得所受到的伤害,这只能是在天堂相聚时。

但JD的信仰不是一首诗,而是残酷的“人类犯罪、堕落、救赎与审判”的故事,这因此会让人感到残忍,于是很多人已经不相信“地狱”,而只想要天堂的优美和无条件的爱。



不论怎样,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也创造了多个第一。他是首位来自非欧洲的教宗、首位耶稣会士,而且推动教会里的“平权”,让梵蒂冈变得更开明,并与其他宗教“对话”,但这也遭到保守派的批评。

他出生在工人家庭,担任过夜总会保镖。

21岁时,他患上了肺炎,不得不切除一部分肺叶,这也让他更容易受到感染。

1958年,他加入了耶稣会,这一决定明确了他对社会正义和教育的承诺。



2013年3月13日,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枢机主教当选为教宗,这是一个历史时刻。由于本笃十六世因身体原因辞去教宗一职,成为600多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教宗。



2013年3月13日,新当选的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的中央阳台上向人群发表讲话。

如今,这位88岁的教宗走完他传奇一生。他一直在为最弱势群体发声。“我的人民很穷,我也是其中一员。”他说道。

新的教宗即将产生,是继续改革还是会回归传统?是拥抱世俗世界还是超越之?这是JD教世界面临的文化挑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