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原金贵

在河南汤阴县创新大厦,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笔为剑、以纸为盾,日夜耕耘在法律图书编校的阵地上,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大众可读、易懂的文字,践行着“为人民传播法律”的使命。


走进法律出版社(河南)编校有限公司,五周年工作成果展柜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用问题版)》《生活离不开的民法典》《不一样的民法典漫画儿:典哥说典话家常》等图书整齐陈列。工会主席吕勤介绍道:“这些图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深受老百姓欢迎,这是我们公司的骄傲。”在展柜显著位置,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产品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尤为引人注目。这部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编辑、法律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书籍,收录了新中国成立至2021年6月党中央以及中央纪委和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183部现行有效且公开发布的党内法规,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实用性。行政部宋主任自豪地表示:“这部书的重磅推出,凝聚着我们这群拥有深厚职业情怀年轻人不少的心血和汗水。”


编辑部内,一派忙碌而专注的景象。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露正全神贯注地审读书稿。自2022年7月入职以来,她已编审了88部书稿,“在图书编校的舞台上,我既展现了人生价值,又积极传播了法律知识。”李露眼中满是踌躇满志。2020年硕士毕业即入职的王夏茹,如今已成长为30余人编辑部门的负责人。工作中的她雷厉风行,“我们干的都是‘绣女’的活儿,别说一个词语、一个病句,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差错。”王夏茹认真地说。东北小伙儿张昊从业务“小白”起步,凭借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对业务的刻苦钻研,每部书稿都严格把关,近两年他编审的书稿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成功成长为业务骨干,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精雕细琢”打磨出来的业务能力。


校对部办公室同样安静而严谨,年轻的校对员们沉浸在字海里,字斟句酌。黑板上不断更新的知识点,是他们提升技能的见证;展柜上的图书,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校对部主管蔡红伟感慨:“看着展柜上经我们校对的一部部图书,想起当初同事们校对时付出的努力,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据了解,该公司于2020年9月6日揭牌开业,目前43名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0岁。2024年,公司成绩斐然,共编辑书稿396部、162361千字,校对书稿233部、119684.05千字。在深耕主责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业务。2024年5月,公司与西南政法大学建立委托校对合作,承接该校《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期刊读校业务。

这群年轻人不仅业务能力出色,在专业领域屡获佳绩。在202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八届韬奋杯编校技能大赛”中,公司4名员工助力法律出版社首次进入决赛;2022年以来,38人次在法律出版社“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中获奖;五年来,14人次荣获社先进工作者,8人次荣获社精编质量奖,16人次荣获社新人成长奖,7人荣获公司“双创”奖。

工作之余,他们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每周举办的“书香润心灵、读书促成长”员工读书活动,不断拓展阅读深度与广度,提升综合素质。同时,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参与当地“两个文明”建设,向水灾灾区捐款捐物,慰问环卫、公交一线劳动者;精心策划团建活动,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我。


在法律传播的道路上,这群汤阴年轻人正以青春之名,用专业与热情,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让法律知识如春风化雨,滋润万千百姓心田。

编审:孙喜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