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老山前线通讯部队截获一条越军“绝密”电报,大意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有31名官兵被中国军队的狙击手击杀,通过伤口判断,极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很快,这条信息得到了证实,这位令越军心惊胆战的狙击手,就是某部8连7号哨位的向小平。他靠一支狙击步枪,仅仅只打了31发子弹,就令30名敌人毙命,1人重伤。

但越军绝对不会想到,这位弹无虚发的神枪手,完全就像是一个还在上学的中学生,身体单薄瘦削,还有几分营养不良,发育欠佳的样子。



向小平出生于四川南充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在兵营中长大的他,很早就有参军的梦想。后来父亲病逝后,母亲迫于生计,带着6个孩子改嫁到青海。所幸继父待这几个孩子很好,向小平高中毕业后,继父亲自将他送回四川老家考大学。

由于高考成绩不佳,向小平没能如愿考上军校,便决定参军入伍,等待日后有机会再进军校读书。1984年底,向小平走进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236团,第一次了解到老团长魏来国的英勇事迹。

魏来国出身贫寒,12岁开始给地主家当长工,起早贪黑没命地干一年活,只能换来八升玉米的报酬。抗战爆发后,魏来国参加了当地的青年抗日先锋队,之后又加入了八路军。

在一次战斗中,魏来国冲着仅相距四五十米的敌人连开两枪,结果都没有打中,气得魏来国直咬牙,但也让他意识到没有过硬的技术,有武器也不能消灭敌人。自此,魏来国开始苦练射击技术。



1946年,已经晋升为排长的魏来国奉命驻守东兰格庄阵地。面对敌人猛烈的炮轰,魏来国利用敌人装弹的空隙,靠着一支三八大盖步枪,用120发子弹击毙110名敌人,被授予山东射击英雄的称号。

在后来的白马关战斗中,魏来国还是靠着这支步枪,用132发子弹毙敌92人,创下了又一个惊人的纪录。许世友听说此事后,号召全军区向魏来国学习,毛主席也赞扬魏来国:“一个人就消灭了敌人一个连,了不起,了不起啊!”

老团长魏来国的事迹让向小平深受鼓舞,开始痴迷于钻研射击技术。为了成为像老团长一样的神枪手,向小平付出了比一般人多几十倍的努力,别人练习瞄准半个小时,他就训练三个小时;别人在枪管上挂两块砖,他就挂三块砖。

新兵连训练结束后,向小平参加全师比武,10发子弹命中89环,夺得冲锋枪射击第一名,从此名声大振。第二年,向小平代表全团参加全军射击选拔比赛,夺得全军第二的好成绩,之后在全军区的射击比赛中,向小平又获得了第四名。



谁都没想到在全军区的射击高手中,会冒出向小平这么一个新兵。但向小平还是感到有些遗憾,这些荣誉都是在训练场上获得的,总感觉不如在战场上获得的荣誉含金量高。

也许是上天让向小平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作出了部队轮流上前线的决定。带着兴奋和紧张,向小平随部队来到了老山前线,负责执行反越军狙击手和炮兵观察员的狙击任务。

第一次上战场,向小平悄悄爬到一个隐蔽位置,发现距离自己800米远的越军阵地上,有五六个越军在活动。当向小平将子弹上膛,透过瞄准镜对准敌人的时候,他的心里猛然一震:这可是要杀人呀!

从小到大,向小平素来不与人相争,遇事也总是忍让三分,如今让他杀人,向小平的心中有种说不清的滋味。最开始,向小平对准了敌人的脑袋,然后慢慢移到了敌人的胸口,最后干脆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向小平重新支起身子来,将准星对准了敌人的脑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稳定了情绪后,向小平扣动了扳机,枪响之后,被向小平瞄准的人从山崖上倒栽了下去。

在返回猫耳洞的路上,负责观察的战友一个劲儿地说:“那个人被你一枪打死了。”向小平见他已经被汗水浸透全身,故作轻松地说:“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你不怕?你看看自己。”战友指了指向小平说道,顺势递过来一支香烟。向小平这才发现自己身上的汗水比他还多,接烟时手还在不停地颤抖。

后来在战场上待的时间长了,见多了生死场面,向小平认清了一个事实:你不打敌人,敌人也会打你,战场上只有你死我活,没有其他的选择。



有一次,我军对越军阵地发起炮轰,但由于敌人处在死角,有两名越军非但不躲,还得意洋洋地冲着解放军挥手。躲在暗处的向小平悄悄瞄准,一枪就击中了其中一名越军的头部,吓得另一个再也不敢出来张扬。

后来,越军派出十几名侦察员到前线侦察,向小平一枪一个,将前来侦察的敌人全部歼灭。为了找到向小平的隐藏处,越军每次都派出两名侦查员,但最终的结果都是被向小平狙杀。

在这场40多天的任务中,向小平一共用掉了31发子弹,击毙了30名敌人,只有一人侥幸从向小平的枪口下逃走。

当时向小平已经整整守了大半天,眼看着天色暗了下来,一名越军军官才走出了工事。向小平对准军官的脑袋扣动扳机,军官应声倒地,一动不动,工事里立刻冲出几名士兵要抢人。



情急之下,向小平又开了一枪,撂倒了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敌人,其他人吓得又缩了回去,再不敢露头。而向小平情急之下开的这一枪,只给敌人造成了重伤,让向小平留下了终身遗憾。

正是因为这个侥幸从向小平枪口下逃出的伤兵,才有了那封绝密的电报,向小平的英勇事迹才被人知晓。其实向小平自己并不知道击杀了多少敌人,都是在其他阵地上的同志观察到,默默帮向小平记录了下来。

通过战友一份份的详细证明,人们才不得不相信,这个刚刚20岁出头的年轻战士,就是老山真正的“第一杀手”。向小平的功绩上报中央后,中央授予他“战斗英雄”和“神枪手”的称号。

1999年,向小平以副营职身份转业至重庆海关,拒绝了组织上安排的文职岗位,主动要求到缉私一线去,继续用法律和智慧守护国门。利用过去担任狙击手时训练出的敏感度,向小平参与打击了不少走私的犯罪团伙,甚至还在一次抓捕行动中,受警方邀请担任射击手,圆满完成了任务。



2018年,58岁的向小平被任命为永川海关副关长。面对记者采访,一向低调的向小平罕见地谈起了战后心结:“战场上杀人是职责,海关缉私是使命。但无论何时,面对生命都要保持敬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