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国家芬兰在1941年加入了轴心国阵营,跟随纳粹德国进攻苏联,1944年苏联军队展开反攻后,芬兰又投入盟国怀抱与德军作战。与苏联成为盟友后的芬兰,相中了苏军装备的PPS-43冲锋枪,在得到苏方同意后,参照这款枪自己开发一款冲锋枪。

M44冲锋枪

PPS-43冲锋枪



PPS-43冲锋枪于1943年正式列装苏军,该枪的大部分部件用钢板冲压、焊接、铆制而成,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及操作方便等特点。苏军装备的PPS-43冲锋枪在与德军的战斗中展现出优良的性能,因此从1943年开始生产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停产为止,总共产量约为100万把。

芬兰军方非常喜爱PPS-43冲锋枪,责成本国蒂卡科斯基兵工厂参照该枪,成功制造出自己的国产冲锋枪,定型号为M44。因为该枪仿制PPS-43,所以从上面两张图来看,它们的外形除了一些细节不同外,大体上还比较像。



这两款枪虽然如出一辙,但还是有些不同之处。它们的性能基本差不多,有效射程都是200米,理论射速均为650发/分,M44的战斗射速稍快,为120发/分,而PPS-43为100发/分。长度相差不多,枪托折叠起时,M44为622毫米,PPS-43为615毫米。M44的弹匣为长方形弹匣,容弹36发,比采用弧形弹匣的PPS-43多1发。两款枪的重量也相差不大,M44含实弹匣重量3.6公斤,PPS-43稍重,含实弹匣重量3.93公斤。

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



实际上M44与PPS-43这两款冲锋枪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子弹,PPS-43口径7.62毫米,用的子弹为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弹。M44则将口径改成了9毫米,用的子弹为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为何芬兰要用9毫米的枪管呢?

要采用9毫米子弹除了杀伤力增强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实现通用性,减少后勤人员的负担。这个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由德国技师研制于1902年,最早用于M1902式鲁格手枪,采用卵性铅芯被甲式弹头,弹壳为筒形。这种子弹初速较高,长径比为1.72;断面密度每平方米12.58g;枪口动能584J,这些数据表明,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具有较好的存速、存能等提高能力。



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就有不少国家制造,二战后更是有50多个国家生产此弹。因此芬兰将M44冲锋枪改成9毫米口径,是为了提高弹药供应效率,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