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航母有足足20多层,3000多个舱室,是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小城市。为了让航母这个庞然大物科学高效的运作,需要很多个不同的职业。
被选中派遣上航母的士兵都是队伍里的佼佼者。
当这些优秀的士兵兴奋地登上航母后,他们经常会被分配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岗位。
何浪就被分配到了负责后勤的舰务班,而他的工作也非常的特殊。他负责每天晚上在航母上收废纸,收垃圾。
航母大部分空间都是密闭的,甚至有很多楼层都处在海面之下,如果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病毒污染。
所以航母上的垃圾都是严格分类的,食物垃圾打碎后排入海洋。生活垃圾中的纸制品要进行焚烧。
何浪的工作就是把所有纸质垃圾挑选出来,并且进行焚烧。他每天晚上8点开始烧,一直烧到凌晨五六点。
烧出的灰烬要统一装进铁桶,等到航母靠岸之后运回岸上处理。何浪是一位大学生,他的梦想是当飞机的信号指挥员。
但是当年在部队,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很幸运的被选上舰后,又被分配到了垃圾处理中心。一开始何浪也有过不甘心。
后来他想通了,干什么不是干,何浪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不过后勤人员不是真的只有做饭和收垃圾的工作,他们还是救援储备力量。他们定期会接受抢救训练,在战时给医疗团队抬担架,运伤员。
难道何浪就要烧一辈子的垃圾吗,其实他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指挥梦。我国航母上的大多数岗位都是可以跨专业考取的。
有一位叫做吴娇娇的女兵就拿到何浪梦想中的职位,战机引导员。吴娇娇之前是一名话务兵,舒服的在信号室里接打电话。
但是战机引导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危险的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还需要辛苦的训练。但是吴娇娇不仅没有退却,还非常地兴奋。
吴娇娇要用自己的双手指挥飞行员,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收翼落轮转弯。一旦吴娇娇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对飞机造成损失,对驾驶员的安全造成危险。
寻湘很理解吴娇娇的紧张,她负责在塔台里根据雷达地图,引导飞行员回航母并且完成降落。寻湘上岗的第一天,他们的背后占满了人。
她是山东舰的第一名女性引导员,每个人都担心她会不会紧张。但是寻湘在培训的时候的已经练就了一个本领,那就是面无表情,情绪冷静。
寻湘这个岗位看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心理素质。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她们和飞行员交流的声音都不能出现情绪,命令不能出现卡顿。
对于航母上的岗位,我军强调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培养。即使你很年轻,没有资历,只要你水平到位就能马上上岗,你学习的技术越多,职位就越高。
现在寻湘已经掌握了着舰引导,接下来她的目标是学习和了解指挥室里其他台位的操作。军队鼓励他们每个人都争取身兼多能。
这就意味着如果到了战时,我们的战士能具有非常强大的应变能力,每一个单位中的士兵们都能够相互补充,临时顶上。
薛金龙就是从炊事兵开始做起,一级级的岗位考上去,他在厨房,洗衣房,小艇区,舰板区多个单位工作过。
凭借他优秀的表现和学习能力,最终一直走到了最高层的塔台指挥室之中。经历的岗位越多,他对航母的了解就越多,指挥起来就更科学。
小徐出身医学世家,他本人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被选入航母连队后,他骄傲的通知了自己的家人和战友,自己要上航母了。
一开始他以为自己会被分配到医疗岗位,或者是普通的执勤兵。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分配到锅炉房。
锅炉房位于航母的底部楼层,有持续的高温,小徐每次工作都是满头大汗。对于他来说,热是肉体的苦,最苦的是精神的苦。
真正折磨人的是不间断的噪音和不见阳光的海底环境,这两者很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健康。机电班的战士们为了振奋精神经常互相鼓励。
小徐知道自己不能浪费青春喊苦喊累,他要向上走。机电组是航母的心脏,至关重要,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岗位考核。
当他通过了两个岗位的考试时,他不觉得这份工作枯燥了。因为他懂技术懂结构,上班有事情做,有目标去奋斗,如今他正在准备第三个岗位的考试。
航母上的战士是24小时轮换值班的,所以航母的后勤和厨房每天供应7顿饭,保证每个班次的战士都能吃饭。
航母还有自己的气象水文中心,他们负责对航母周围的天气进行观测。他们的观测包括天空,海面,海底三个层面。
因为航母上承载的最主要武器就是飞机,还有很多海底探测装置。所以气象中心要把航母附近的天气,海底环境给出精确的预测,保证我们的作战安全。
山东舰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岗位,每一个对航母的运作来说都至关重要,每个战士都是平凡又伟大的小小螺丝钉。
这些螺丝钉汇聚在一起,驾驶着航母巨轮乘风破浪,保家卫国。
中国军视网《军事纪实》 20250417 加速向深蓝
在山东舰上烧垃圾,每天8小时:我国航母上最无聊的岗位是什么?
2025-04-24 09:50·晋中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