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我们小区消防设施需要大修,但我们没经验,外包公司给的方案和报价看着心里没底,各位同行有这方面处理经验吗?”

“我们小区以前有过这种情况,我可以去帮您看看。”

这段对话,发生在蚌埠市蚌山区胜利街道物业联盟共享群中,为搭建联盟共享互助平台,街道牵头成立全市首支物业服务行业志愿服务队,建立了物业联盟共享平台,并在微信群中开展包括物资共享、经验共享等服务。

在基层治理中,物业服务一直是连接居民生活“最后一米”的关键环节。胜利街道创新探索物业服务共享机制,通过组建物业行业志愿服务队、编制服务清单、搭建三方平台等举措,推动辖区15家物业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让3万余名居民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物业服务。

从“各自为战”到“资源共享”

入驻金汇国际花园小区的物业项目经理葛洪书,最近却频频出现在金地阳光小区的各个楼道和地下室中。

在街道物业联盟共享群中,葛洪书看到了金地阳光小区的物业求助信息。小区消防设施损毁,外包公司为物业公司做了一整套维修方案。但物业公司没有维修经历,对报价、维修方案心里没底。葛洪书对消防维修的情况十分熟悉,他来到金地阳光小区,依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些实际的建议。“现在遇到难题不再是孤军奋战,联盟成员群策群力,效率翻倍。”葛洪书坦言。

“以前小区化粪池堵塞,物业得联系外包公司,现在一个电话就能向联盟的其他公司借来吸粪车为居民疏通管道。”胜利街道机场社区负责人王慧对物业服务的改变深有感触。

在东航嘉苑不远的大塘名门小区,入驻的恒发物业公司,去年购买了专业的吸粪车用于疏通管道。这台设备现在在整个联盟里都备受关注。有联盟成员直接向该恒发物业发出求助信息,申请外包服务。

恒发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成员借车辆、设备使用,肯定时间优先、价格优惠。而对恒发物业来说,在满足本小区使用的前提下,大型设备外借还能再获得一些收入,用于补贴小区物业的其他维护项目,这是资源共享实现的多赢局面。

“一张清单”引来一群社区热心人

植树节当天,蓝天花园小区的补绿植绿现场,出现了志愿者以及多个小区物业人员的身影。“通过预约平台,我们看到联盟小区要补绿,但人手不够,我们公司当时去了12个人去帮忙。”闽瑞物业公司副总经理张胜德介绍,向联盟物业伸出援手,一来体现联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的理念,另外也是提升自家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的机会。


植树。

翻开胜利街道物业联盟《物业服务行业志愿服务项目清单》,52项服务事项清晰罗列:化粪池清淤、管线维修等25项免费公益服务,垃圾清运、设备检修等27项成本价服务,涵盖居民高频需求。

胜利街道党工委委员曹媛媛介绍,在牵头成立联盟的同时,街道还同步搭建了社区、物业、城管三方预约平台,今年已精准对接需求52项,化解物业矛盾32起。

“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资源有限,有的困难很难解决,但现在通过平台预约,物业志愿者免费上门帮忙。”曹媛媛介绍,清单式管理既避免了资源浪费,也让服务更透明、可追溯。

三大行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

“这支物业联盟队伍以市物业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为召集人,整合辖区15家物业服务企业的20名项目经理,以及专业设备资源,实现人力、技术、设备的全域共享。”曹媛媛介绍,在物业联盟成立后,为打破各成员单位“单独作战”的情况,发挥“企业抱团”的互补优势。街道为物业联盟各家单位搭建共享平台,助力辖区物业间实现工具、经验、人才共享,共筑一个凝聚辖区合力的“共享者联盟”。

联盟通过实施一揽子服务提升服务质效,联盟按年度制定《物业服务行业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实施“物业服务共享行动、志愿服务公益行动、业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大行动。今年以来,联盟共参与解决消防隐患整治、管道抢修维护等事项20余件;开展公益服务102场,惠及居民3000余人次;开展业务培训1场、现场观摩1场,参训人员85人。

“联盟不仅帮我们解决了人手不足的痛点,还通过和各家兄弟单位的交流,打开了工作思路。”一名参与培训的物业经理如是表示。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胜利街道的物业联盟模式,既激活了行业内生动力,又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服务温度。这一创新实践为破解物业管理碎片化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陈瑶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