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北京东城柯女士通过货拉拉跑腿服务运送价值17,017元的货物,骑手接收货物后失联,电话无法接通。经过14天的沟通未果后,货拉拉于4月24日回应称已对柯女士进行“特殊垫付”并报警追偿。



对于货拉拉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贵重物品陷入舆论漩涡了。此前,2024年杭州“万元香烟失踪案”、2025年2月沈先生“样衣丢失事件”,都引起了舆论争议,同城货运到底安不安全?

根据公开消息,涉事骑手接单后全程未开启GPS定位,且平台未要求骑手上传货物交接凭证。这反映出货拉拉在技术监管、流程规范、人员管理三个维度的明显缺失。货拉拉作为市占率超50%的行业龙头,在价值数万元的高单货物运输中仍采用基础管理模式,与其业务规模形成鲜明反差。

根据《合同法》,货拉拉作为服务平台与用户形成服务合同关系,需承担货物安全送达的义务。骑手失联导致货物损失,平台应承担违约责任。而此次案件,若骑手存在故意侵占行为,则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货拉拉选择报警追偿,表明事件性质可能从民事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

货拉拉此次采用“特殊垫付”而非直接理赔,侧面印证其赔付标准不透明,强调"垫付"而非"赔偿",意味着其仍试图规避法定责任。

货运平台常以“信息中介”自居,但法院多依据实际服务内容判定其承运人身份。当前行业普遍缺乏保价运输制度,货拉拉等平台的服务协议中,赔偿上限常低于实际损失。尽管货拉拉声称运用AI监控系统,但多起失踪事件表明,实时定位、电子封签等技术尚未全面落地。

货拉拉承诺"持续完善服务保障"的表态能否转化为实质改进,仍需观察。随着同城货运向珠宝、艺术品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行业已到必须重构风控体系的关键节点。



目前,货拉拉在第五次冲刺港股IPO的敏感时期,突发“骑手携17017元货物失联”事件,将再次引发前四次否决IPO申请的关键质疑——平台责任界定与合规管理。货拉拉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在IPO敏感期的集中爆发,可能将导致港交所或要求补充“货物安全保障机制”专项说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