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4日讯 4月2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专场。邀请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滨州成员、副主任栾强,滨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蔡新卿,滨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冰,围绕调查研究、文稿起草、参谋辅政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冰介绍,国家、省、市“三级调研”基地体系是指国情、省情、市情三级调查研究工作基地。国情调研基地主要是滨州市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的新工业革命固定调研点,省情调研基地主要是滨城区作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唯一的省情调研基地,市情调研基地主要是滨州市政府研究室在部分乡镇(街道)设立的调研点。今年,滨州市政府研究室按照基层社会治理、特色农产品、工业强镇、特色产业、商贸服务业、农文旅融合发展6类,确定了滨城区市中街道、沾化区下洼镇、邹平市魏桥镇、惠民县姜楼镇、阳信县信城街道、博兴县庞家镇共6个市情调研基地。三级调研基地工作机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提升调研服务决策能力和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研基地是以研辅政的“参谋部”。调研基地是助力科学决策的重要载体,今年重点发挥“三个作用”。注重发挥经验总结的“探头”作用。及时挖掘和提炼鲜活经验、亮点成绩,推动更多成熟经验上升为市级决策、固化为制度规范。注重发挥反映问题的“哨所”作用。基层是各类问题苗头发生的最初始阶段、最前沿阵地,也是及时洞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第一线。通过调研基地,及时发现和报送基层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发现的风险苗头,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注重发挥调查研究的“桥梁”作用。基层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许多带着泥土味、车间味的“土办法”往往能够解决“真问题”。通过调研基地,畅通基层组织、人员参与市级调研的渠道,汇集各方智力,推动重点课题调查研究提质增效。
调研基地是一手资料的“数据库”。基层调研基地最贴近城乡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今年重点发扬“三个作风”。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把做实调研基地工作作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践行“四下基层”要求的具体实践,真正把市政府研究室工作做到街头巷尾、做到田间地头、做到产业园区、做到项目现场,及时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发扬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这次确定的基层调研基地,都是品质滨州建设不同领域、不同侧面的“剪影”和“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滨州市政府研究室将完善“解剖麻雀”“撬开核桃”等调研方法,努力以调研基地之“点”,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面”。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建立常态化联系调研基地机制,多采取“四不两直”“一线工作法”等形式,直插一线、直奔现场,既看成绩、更看问题,避免“二手加工”“人为取舍”,真正以“听实话”“察实情”推动“谋实策”“出实招”。
调研基地是对策论证的“试验田”。调研基地既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试验田地”,也是研究成果论证的“中试车间”,今年重点健全“三项机制”。建立调研分解机制。对体量较大的重要调研课题,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依托调研基地,推动分别调查、分类研究、分创经验,提高调研的精细化、系统化水平,防止大而化之。建立就地转化机制。对通过调研基地研究提出的工作对策,优先就地转化,进行试点论证,推动调查研究与工作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对需要长期观察的重要调研课题和就地转化的调研成果,采取驻点调研、“回头看”调研等方式,科学评估调研成果转化成效,及时调整优化,拉长调研“价值链”、提升调研“附加值”。
调研基地是滨州经验的“直报点”。作为国研中心、省研中心的调研联系点,今年重点做好“三篇文章”。做好“承接文章”。积极承担上级调研课题、专项任务,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具有滨州特点的依据和支撑。做好“建言文章”。及时反映实际问题、基层困难、滨州诉求,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做好“汇报文章”。及时总结和报送滨州经验、滨州模式,推动进入上级视野、纳入上级决策、进入上级文件,把更多滨州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向全省全国。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