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赵曦莲 颜闽悦 记者 高达)跑完马拉松足跟痛、膝外侧痛、膝内侧痛怎样科学恢复?跑步时一提速脚就痛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都是近年马拉松热潮兴起后常见的患者主诉,它们并非靠简单的休息就可以解决。日前,苏州市康复医院正式开设马拉松跑步门诊,团队由运动创伤医师、运动康复医师、运动康复治疗师、康复评定师、科学健身指导专家和科研人员共同组成,有针对性地解决“跑马人”的常见问题,据悉这也是苏州首个马拉松跑步门诊。
“那时候感冒刚好,觉得自己已经有三周没跑了,浑身不得劲,就去跑了5公里,跑完神清气爽!那时的我根本没想到,之后的两个月我的足跟会反复疼痛。尤其在走路时,两个脚后跟都隐约有不适感,足跟落地的那个瞬间,仿佛有千根银针扎着我,每走一步都是煎熬。”苏州市民王先生是个长跑爱好者,感冒刚结束就恢复了锻炼,没想到却开始足跟痛。他就近找了个门诊做理疗,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于是来到了苏州市康复医院马拉松跑步门诊进行咨询。
“慢慢说,不急,从流感前的运动跟我讲。”该门诊高级专家郝跃峰教授接诊时细心地询问王先生的运动频次。“感冒前,我每周跑步5次,每次30分钟,配速6分钟/公里;我还去跳舞,每周1-2次,每次1.5-2小时;然后练上肢力量训练每周2-3次,每次1小时。感冒后,每周跑步5次,每次60分钟,配速5-6分钟/公里;每周跳舞2次,每次1.5-2小时;上肢及下肢力量训练,每周2-3次,每次1小时。但这和我的脚跟痛有什么关系吗?”
“这就是典型的因运动进阶过快,以及马拉松运动模式导致的跟腱附着点炎症状。”郝跃峰教授向王先生解释。
原来,王先生在两周的流感病程中,身体活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然而,流感一康复,他便迅速进入每周约60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非常活跃的状态。不仅增加了跑步时间和配速,还额外加入下肢力量训练,但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进阶计划,也忽视了运动后的拉伸放松。正是这种主运动过程不规范,以及缺乏运动后的拉伸,最终导致了跟腱附着点炎症的发生。
郝跃峰介绍,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耐力运动,很容易导致跑者出现病痛。跟腱炎、筋膜炎、关节扭伤、膝内外侧痛、肌肉痉挛等,不仅常见,还很难通过简单休息就缓解。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他们正常的运动,还会带来更多身心问题。“因此,要从跑前、跑中、跑后系统干预。”郝跃峰教授说,马拉松跑步门诊可为跑者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比如跑前要评估肌力和关节稳定性、心肺功能等,看是否适合“跑马”;赛中要调整营养补给、心态、跑步策略等,帮助顺利完赛不受伤;赛后要科学全面拉伸,促进劳损康复。这样,才能全方位照护跑者,减少他们的身体损伤。
“健康运动不是攀比跑得多、跑得快,而是贵在坚持。”郝跃峰建议,市民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持续、规律运动。运动前后,要注意热身、拉伸,以激活肌肉、缓解酸痛,从而预防损伤。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州市康复医院马拉松跑步门诊由江苏省运动健康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医疗运动处方技术及桩跑技术发明人、骨科主任医师郝跃峰教授领衔,联合运动医学、康复医学、营养学、中医学等多学科团队,为跑者提供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跑步损伤预防与康复治疗、赛事营养补给方案设计、跑姿步态生物力学分析、赛前心肺功能风险评估等服务,市民需携带既往体检报告、运动穿戴设备数据及训练记录本就诊。此外,该门诊还将提供包括体重管理中心多学科会诊(MDT)、专业级运动表现测试报告、建立长期运动健康管理档案、跑步主题科普讲座等服务。
(苏州市康复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