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七年前那个下午,我永远记得。
朋友老李打来电话,声音中带着几分羞涩,说突然之间发生了一些紧急的事情,眼下急需5000块钱来周转一番。
当时我与老公一同带着两个孩子在公园中漫步。二宝那时还未到半岁。
我们刚刚购置了房产,卡内的资金也显得有些紧张窘迫。
但想到一个大男人能对非亲非故的人张开口,肯定遇到了难处。
咬咬牙刷了信用卡转过去。他信誓旦旦:“最多用一周,到时候立马还!”
那时的我,还天真地以为,这不过是朋友间一次普通的互助,却不知这一借借出了长达七年的无奈与心寒。
02
这一周成了没有尽头的循环。
起初他仍然接电话,后来呢消息回复变得越来越缓慢,那个原因一直还是“下星期必定会还”。
最讽刺的是,有次在早教班见到,催款时,他说孩子要报补习班手头紧——可那5000块,原本就是我们省吃俭用给孩子攒的早教费。
一次次的推脱,让我深刻体会到“借钱时见人心,还钱时见人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出于信任伸出援手,得到的却是无尽的敷衍。
去年在早教中心偶遇他的老婆,怀里抱着二胎,正与其他家长讨论着各种课程。
我站在角落,攥紧拳头,突然意识到:我们咬紧牙关、透支信用卡的“救命钱”,在别人那儿成了锦上添花的消费资金。
那些被拖欠的日子里,我们为了还信用卡而节衣缩食,不过借钱的人却在过着安闲自在的生活。
03
现在翻看朋友圈,总能刷到类似这样的吐槽:
有的人借给亲戚钱去装修新房,最后那亲戚却买了新车;
有的人借给同事钱应急,却发觉对方悄悄地报了健身私教课。
这些故事宛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
我们凭着善意伸出援手,却得到了一回回的失望,乃至是寒心。
正如古人云:“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当借钱变成一种单方面的付出,关系也就变得脆弱不堪。
04
这些年我渐渐明白了一件事,借钱这件事情,本质上是将信任交到了别人的手里。
有些人珍惜这份信任,而有些人,会把你的善良当成理所当然。
那些说着“马上还”的人不是真的还不上,而是觉得你的钱可以无限期占用。
他们把生活的风险,转嫁给了你,用你的钱,过着自己的日子,却让你在深夜里,辗转反侧,纠结要不要继续开口催债。
借钱就像是一场赌博,赌的是对方的人品,可一旦输了,失去的不仅仅是钱,还有那份珍贵的信任和曾经的情谊。
05
现在有人找我借钱,我会礼貌拒绝。
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吃过太多亏才懂得:
与其借出后担惊受怕,不如把钱花在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至少我帮助过的陌生人,资助过的贫困生,不会让我的善意打水漂。
毕竟“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作为利息”,这样的代价,我再也承受不起。
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记得:错的并非是那单纯的善良,而是那些,辜负了善良的人。
及时止损,守住底线。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毕竟真心不可被践踏,善意更需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