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的主角是谁?金庸迷都能不假思索便回答“张无忌与赵敏”,若以戏份而论,周芷若也算。

但当年我们第一次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却一定不会这么认为,因为直至原著第十回,张无忌才被扶正,若只看原著前两回,那你多半会认为主角是郭襄与张三丰,而且郭襄这位女子才更像是书中的第一主角,毕竟这个故事是以她的视角来揭开序幕的。



(杨过、郭襄剧照)

甚至早在《神雕侠侣》末尾,金庸就已经开始铺垫郭襄和张三丰的故事了。

若以他们二人为主角来叙述后神雕时代的故事,自然也是绝佳的选择,可金庸为何却没敢把郭襄的故事写完?

一、戛然而止的故事

尽管《倚天屠龙记》被视为“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但严格来说,它与前作《神雕侠侣》的关联不太紧密,主要是第三回之后的剧情就与前作脱节了。

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神雕侠侣》最后一回中,郭襄和张三丰就有了第一次邂逅,当时是觉远带着小徒儿张君宝(后来的张三丰)追捕潇湘子与尹克西,张君宝不敌那二人,被打伤,郭襄便为他包扎伤口,所以张君宝对郭襄有了几分好感。

到了《倚天屠龙记》开篇,郭襄闯上少林寺打探杨过的下落,又遇上了张君宝,并送他一对铁罗汉,张君宝却因此而被误会偷学少林武功,继而被责罚,觉远带着他与郭襄一同逃离少林寺,最终气绝身亡。

张君宝和郭襄则在觉远临终前习得一部分九阳神功,郭襄见张君宝无处可去,还建议他去投奔自己的父亲。



(郭襄、张三丰剧照)

所以不难看出,金庸若是有心围绕他们二人展开剧情的话,自然是有不少话题可写的,而主线剧情大可围绕郭襄与张君宝是如何成长为一代宗师来展开。

可他在《倚天屠龙记》第三回就直接将故事的主舞台搬到了数十年之后,就连郭襄也莫名其妙的被写死了。

他为何要略过郭襄中年的故事,这多情的妮子是如何从一个恋爱脑大彻大悟遁入空门的?这段剧情实在耐人寻味。

总之金庸只是借俞莲舟之口概括了郭襄的余生,说是:“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而结合书中的细节来看,金庸的顾虑或许与杨过有关。

二、杨过的余生

“郭襄大彻大悟”这事儿就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她爹娘郭靖、黄蓉战死的时候,她也没有大彻大悟,那屠龙刀流落江湖,她始终找不回,也没让她大彻大悟。

所以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能打击到她?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因为杨过,这一点从当年郭靖夫妇战死时,她身处西川,也能看出来,她一定是在寻找杨过,对于她而言,杨过远比父母重要。

这看起来有些荒唐,但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会为自己心爱之人变得疯狂,似乎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那也属于是“叛逆期”嘛。

所以后来的杨过经历了什么?



(杨过、小龙女剧照)

尽管杨过看起来是格外专情,但他是为了维持自己的专情人设,才主动与陆无双、程英结拜,对于另外一位女子,他却始终是抱有爱意。

不卖关子,笔者所指那女子正是郭芙。

杨过在《神雕侠侣》主线剧情中就几次三番救下郭芙,尤其是郭芙被困于火海之中的那一次,耶律齐和大小武就在一旁,他们都不敢去救郭芙。

讽刺的是一旁的李莫愁还唱着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所以杨过不顾一切冲入火海去救郭芙的举动不就诠释了李莫愁这句唱词的含金量吗?

他对郭芙,确实是有爱意的。

不过后来郭芙嫁给了耶律齐,杨过娶了小龙女,似乎他们之间也再无可能了。

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一切皆有可能,从《神雕侠侣》书末的那次襄阳大战来看,耶律齐是个十分冲动的人,并且金庸提到郭靖一家的结局时,刻意没交代耶律齐的去向,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他在最后一次大战爆发之前就已经死了。



(郭襄剧照)

那郭芙该何去何从?

她向来对杨过也有爱意,在郭靖夫妇看来,杨过也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后来在郭靖夫妇的怂恿下,郭芙会前往活死人墓投奔杨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郭芙成了杨过的二老婆,也并不让人意外。

而这一点,也可以从郭襄对郭芙的态度看出来。

三、无法掩饰的恨意

尽管郭芙这人刁蛮任性,但她对妹妹其实不差,在铁枪庙一战,尼摩星要对她们姐妹二人动手时,郭芙就想过牺牲自己让妹妹逃跑。

可郭襄却从来不领情。

比如她建议张三丰去投奔郭靖时,就提到自己的姐姐刁蛮任性,让张三丰不要与他姐姐起冲突。

她说的这是事实,也没什么。

可她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却让人看不懂:“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郭祖师另有个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鲁莽暴躁,因此郭大侠夫妇没将刀剑传给她。



(郭襄、郭芙剧照)

既然“倚天屠龙计划”与郭祖师那姐姐毫无关系,郭祖师干嘛还提姐姐一嘴?非要让世人都知道她姐姐是个鲁莽暴躁的人?这有何意义?

只有一种解释,郭芙嫁给了她嫁不了的大哥哥杨过,才让她如此记恨。

如此一来,一切就说得通了,如果这段故事写出来,不仅杨过专情的人设保不住,郭襄这宗师也显得小肚鸡肠,所以金庸略过这段剧情不写,反倒是十分聪明的做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