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澳洲宣布大范围加薪,
幼教和医护涨幅最高达30%,
性别薪酬不公迎来“关键转折”
就在澳洲即将迎来新财年之际,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薪资改革政策正式出炉——澳洲公平工作委员会(Fair Work Commission)裁定:包括幼教、心理健康、医疗技术等多个女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将迎来最高30%的加薪。
这不仅是对数十万基层从业者的直接利好,也标志着澳洲薪酬结构改革进入新阶段:“性别平等”被正式纳入工资决定标准。
幼教行业打响头炮:15万人即将涨薪,最高涨幅达28.4%
长期以来,幼教行业被认为是澳洲“女性化职业”中薪酬最低的领域之一。尽管对儿童早期发展至关重要,但幼教工作者往往在收入和社会认可度上长期被低估。
而这一次,公平工作委员会给出了明确答复:
“这些岗位的薪资长期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理应进行系统性调整。”
根据裁决,拥有三级资格证书(Certificate III)的幼教人员将获得23%至28.4%的薪资涨幅,预计15.2万名员工将直接受益。
这项裁决基于2022年阿尔巴尼斯政府推动的《公平工作法》修订案中新增的“性别平等目标”,是澳洲首次在薪酬设定中明确要求考虑性别因素。
不只幼教!心理医生、物理治疗师、药剂师同迎加薪潮
这波加薪潮同样覆盖多个医疗辅助和卫生技术岗位,具体包括:
心理医生:涨幅高达31.2%
物理治疗师:提升幅度接近30%
牙科助理:增长7.2%至9%
病理采样员:1.8%至10.9%
注册药剂师:未来三年涨薪14.1%
公平工作委员会指出,这些职业中女性从业比例高达七成以上,同样面临“系统性薪资低估”的问题。
尽管这波调整不会一次性全部实施,但从2024年8月起将分阶段完成,初期涨幅为5%,在未来五年逐步兑现。
加薪的另一面:谁来为这笔账买单?
裁决公布后,行业反应不一。
以幼儿教育与护理行业为例,政府此前已承诺为15%的加薪部分提供资金支持,但这次的裁决远超原有计划。目前政府尚未明确是否将承担剩余的涨薪开支。
公平工作委员会警告称:
“如果联邦不追加财政支持,幼儿园和托儿机构可能会提高收费,进而影响家长就业和儿童入园。”
而在私立医疗机构方面,Ramsay、Healthscope等大型医院集团则表示压力山大。他们指出,在医疗保险支付限制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继续为员工加薪将导致“结构性赤字”,甚至影响服务能力。
不过,委员会回应称,私营医院的担忧基于“假设最坏情况”,目前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成本会直接失控。
更多职业将接力申诉,“性别薪资不平等”问题进入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裁决或许只是改革的开始。
接下来,包括零售、航空乘务、酒店接待、美发美容等以女性为主的行业,也将相继提交薪酬诉求。私立医院护士群体的诉求已在推进中,部分涨幅可能高达35%。
这些行业过去往往因“劳动强度大、专业门槛低”被忽略在系统性涨薪之外。而性别比例极高、薪酬结构长期滞后的现实,正在逐渐推动它们获得应有的关注。
不仅是涨薪,更是制度对“低估劳动”的矫正
在澳洲,“工资公平”不仅是收入问题,更关乎社会结构的健康与可持续。
此次大范围加薪,虽然在财政分配和机构运营上将面临不小压力,但它也释放出明确信号:性别不该是影响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女性主导行业的劳动价值不应被低估。
这是一场迟到的矫正,但也值得期待。
如果说过去的公平工作改革更多是制度框架的搭建,那么现在,它终于落到了“薪水单”上。那些默默在一线照顾孩子、护理病患、支撑社区运转的“她们”,终于等来了应有的认可。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
更多新闻热点追踪
请点下方关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