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举行会谈,双方就伊朗核问题的最新进展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表示将就伊核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协调。
此前的4月19日,美国和伊朗关于核问题的第二轮间接会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结束,而根据会后公布的相关计划,美国与伊朗第三轮核问题会谈将于4月26日在阿曼举行。
但是近期美以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打击的传言也广泛流传在各国媒体上。《纽约时报》4月16日就曾报道,据多名政府官员和知情人士透露,以色列原计划下个月袭击伊朗核设施,以迟滞伊朗核计划的进程,但被特朗普阻止。而美国在推进与伊朗谈判的同时,也在试图施压伊朗接受美国的条件。
针对伊朗核问题未来的发展,观察者网邀请到了维也纳国际中东研究所(VIIMES)主席,前伊朗驻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使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先生,请他从国际机构负责人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伊朗的核政策以及未来中东安全局势。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您曾在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参与了许多关于裁军和国际安全的活动,能否介绍下您在联合国的工作经历?哪些经历或事件对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您更加坚定地致力于推动国际和平与安全?
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首先,非常荣幸能与各位相聚在此。目前,我在维也纳任职,担任维也纳国际中东研究所(VIIMES)主席,此次是作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邀请的嘉宾来到中国。接下来的发言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我所在国家或该机构的官方立场。
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大使
我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已有超过四十年的工作经验。可以说,这类国际性组织并没有满足国际社会对她们的期望。换言之,许多国际组织,尤其是原本应作为技术性机构而存在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如今已被政治化,甚至内部在涉及不同问题时,经常陷入分化对抗的局面。各国之间的这种对立,没有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创造有利于技术工作的环境,而这只是联合国体系现状的一个缩影。
此外,我们也目睹了联合国目前几乎处于瘫痪状态,长时间对加沙发生的种族灭绝和血腥暴行无能为力,这构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类悲剧。因此,这些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未能实现国际社会的期望。
在这些组织工作四十年后,我不免感到失望。人们原本期望它们能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正确的行动,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但即便如此,这些组织依然存在,各国也仍然是相关条约和组织的成员,我们必须与这些组织共事。尽管问题重重,我依然竭尽全力试图解决他们。我坚信我们必须继续努力,然后尽可能将一切引回正轨。
观察者网:当下国际社会依旧处于核威胁之下,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有关核战争的讨论甚至成为流行。您认为当下我们还有可能陷入类似冷战时期那样的核阴霾吗?对于核裁军和防止核扩散,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或看法?
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虽然我们确实对核军备控制、核裁军以及核不扩散有自己的认识,但是有时人们甚至连这三者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几十年来,美国先后与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就军控问题进行了长期谈判。
老布什和叶利钦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I)
对此,我持有强烈的批评意见。因为当谈论核军控时,其实就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协商过程中默认了核武器的合法性,他们声称核武器理应存在,我们不会放弃,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些武器采取管控措施。
另外,我们也缺乏对其承诺的国际核查机制。众所周知,他们曾签署过《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双边协议,但问题在于,他们虽然减少了核武器的数量,却升级了核武器的质量,而国际上并没有相应的核查体系来验证美俄核武器数据的真实性。遗憾的是,他们并未真正致力于推动核裁军的进程。
目前,有一项关于核不扩散的条约——即《核不扩散条约》(NPT)。根据该条约第六条规定,作为缔约国的核武器国家负有“消除核武器”的义务(第六条原文:每个缔约国承诺就及早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方面的有效措施,以及就一项在严格和有效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条约,真诚地进行谈判)。
但不幸的是,自NPT生效以来,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任何一个核武器国家对彻底无核化采取实质性措施,这令人十分担忧。同时,他们又以核不扩散为借口,对像伊朗这样不具备核武器的国家施加极大压力,实施最严苛、最深入的核查,这确实是个严重问题。
总而言之,我认为当前全球各国过分强调军控和核不扩散的重要性,反而使本应作为最终目标的核裁军被牺牲掉了。各国不再谈核裁军,而只谈军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误导公众。但归根结底,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军控,而是核裁军——甚至是彻底消除世界上所有的核武器。
因此,当谈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时,争论总是层出不穷。他们声称,核武器是其防御和威慑的必要手段。如果核武器确实是国家安全与国防的重要因素,那为何还需要核不扩散机制?
考虑到广岛和长崎的惨痛教训,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核裁军,而那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必须朝这一方向迈进。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军控”层面,而应切实履行《核不扩散条约》第六条项下的义务。这既是务实的、合法的,也是可行的做法,终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和平、受到更少核威胁的世界。
观察者网:另一个问题是,安全问题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致命的,我们又该如何打破核扩散和“安全悖论”的恶性循环?
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首先,关于建立无核武器区的讨论一直存在。多年前,最初由伊朗提出,随后埃及跟进,呼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的提议,但由于以色列拒绝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坚持保有核武立场以及拒绝接受任何核查的立场而无法实现。这导致中东在无核化实践方面面临严重僵局。
与此同时,其他已达成无核武器区协议的地区,通常会包含一项名为“NSA”的条款——即“消极安全保证”(Negative Security Assurance)。该条款要求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作出保证,承诺绝不向这些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当然,这仅仅是实现安全承诺的第一步。
此外,当然还有一个在此讨论的重要议题——“不首先使用”政策。该政策要求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诺,在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攻击。目前,中国是唯一公开声明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拥核国家。
伊朗地下导弹城
对于那些放弃核武器选项的国家来说,安全问题确实存在,这是无核国家普遍存在的担忧。因此,这些国家理应有权使用包括导弹在内的非核手段保卫自身安全。例如,基于其领导人的宗教法令,伊朗已决定不发展核武器,但伊朗仍严肃采取措施,通过导弹能力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
但由于时间限制,我无法详细说明具体细节。不过我想指出,目前并不存在关于常规导弹的国际条约。因此,任何国家,包括伊朗在内,都拥有通过导弹而非核武器来保护和防卫自身安全的合法权利,这一点毋庸置疑。
至于核武器问题,我建议所有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或无核国家,应当在国际组织,尤其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采取联合行动,以实际措施严肃警告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敦促它们放弃核武器,否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将难以为继。
观察者网:近年来,伊朗和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持续对抗,普通中国人虽然普遍对伊朗支持巴勒斯坦对抗以色列持正面态度,但是并不是很理解伊朗在中东地区的真正目标是什么?从您的角度看,伊朗如何看待与以色列的关系?在伊朗的规划中,以色列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自巴勒斯坦被占领以来,中东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问题。在历史上,中东地区包括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在内的信仰各宗教的人民长期和平共存。然而,自巴勒斯坦被占领、当地人民被逐出家园以来,中东就陷入了持续的不安全状态。
关键问题在于,历史上中东地区虽然存在占领和军事干预,但当前的占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因为当前的占领是一种以宗教为名的占领。那些人号召全世界的犹太人前往该地区,但这片土地显然无法容纳所有人,所以他们的占领行径将愈发猖獗。
这对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国家构成了生存威胁。因此,伊朗始终反对这种打着宗教旗号侵占土地的所谓犹太复国主义思维模式,这种行径极其危险。若其他宗教也在世界其他地区效仿此举,那么全球将无安全之地可寻。此为其一。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恣意屠杀
再者,不幸的是只要巴勒斯坦人民未能重建家园,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悬而未决,中东地区将持续陷入动荡、战乱、冲突与流血之中。当前加沙地带正在上演的史无前例的种族灭绝与人道灾难,其根源再简单不过——巴勒斯坦人民只不过渴望以和平方式守护自己的故土,但是他们做不到。
伊朗反对这种屠杀和人道主义悲剧,希望结束这种种族隔离和占领的状况。我想提醒大家,伊朗曾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权,而当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后,伊朗便与南非人民和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因此,解决巴以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起举行民主公投,让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共同投票,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民主制度,这样就可以实现一国方案。总而言之,让巴勒斯坦人、犹太人和其他宗教群体和平共处,让他们回到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和平生活才是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
否则,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局面将继续下去。在我们维也纳国际中东研究所,我们举办了相关活动,也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实习生、学生、教授和学者。我们仍然寄希望于全球的学者、大学生和智库共同努力,为探索和平解决中东问题提供创新想法、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然,提高公众对当前趋势危险性的认知也十分重要。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停火,并为巴勒斯坦人民找到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合法权益。这是唯一的出路。
我在此不详细阐述伊朗或其他国家的具体立场,但作为研究所的一员,实现中东和平是我们的共同关切。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为巴勒斯坦人民以及所有中东民众实现可持续的和平与繁荣,保障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观察者网:近年来,美国和以色列对胡塞武装的空袭不断,而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似乎正在筹划对伊朗和胡塞的大规模打击,您如何看待这一战争风险?如果打击发生伊朗政府和革命卫队是否会做出强硬反应?
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我不打算详细谈论各方对此的反应,因为这并非我的责任。伊朗官员早已表明态度,并将公布他们打算采取的措施,但我想基于我自身的经验和专业见解讲一个故事。
大约35年前,也就是1990年,我当时代表我的国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一项决议草案,该草案后来被采纳成为著名的编号为“533”的决议。
根据该决议,任何针对或者威胁针对运营期间或在建期间的核设施的袭击,都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国际法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章程,联合国安理会应立即对此采取行动。
伊朗伊斯法罕郊外的核设施
可耻的是,联合国至今未对美国、以色列公开威胁袭击伊朗核设施一事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但是威胁袭击伊朗核设施已经违反了第533号决议,安理会理应立即召开会议,公开谴责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袭击的威胁,这种威胁无疑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公然侵犯。
这就是我希望传达的重要信息。当然,至于伊朗会如何应对美国或其他国家的袭击威胁,官方必将做出回应。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20世纪萨达姆强加给伊朗的八年战争,还是任何其他形式的侵略,我们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底蕴的伊朗民族都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这是毋庸置疑的。
从国际法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些威胁明显违反了国际法及《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安理会理应立即采取行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