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出现过好几个野心勃勃的女性,武则天首当其冲,其次武则天最受宠的公主——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儿媳妇韦皇后,还有武则天的孙女安乐公主。后面两者只不过是小儿科,但太平公主的野心,她的政治背景以及她个人能力都不亚于他的母亲武则天,可是为什么他没有当上皇上呢?有以下原因: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小女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为了不让她远嫁,让她入观为尼。得知她想找附马,便替物色人选,年仅16岁就嫁给了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那结婚现场气派得很。后来她想嫁武攸暨,武则天为了不让太平公主受委屈,就找个理由,杀了其正妻,风风光光地让太平公主嫁了过去。
太平公主从婚姻中看到了权力的重要性,又眼见母亲武则天一步步从皇后变成一朝的女皇,所以,她也深知权力对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心中也产生了要做一个与母亲一样的位高权重的女皇的想法。她参与五王的神龙政变、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七相五相由她举荐皆可看出她的权力欲。
那么,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怎么没能交效仿母亲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呢?
首先,有野心,还得有合适的身份。可谓成也公主,败也公主。
太平公主权势滔天,几度操纵天子废立,倚仗的是公主的身份,但当不了女皇,也是因为她公主的身份。确实,太平公主身为皇室中人,是货真价实的皇二代,她一家人都是皇帝,父母皆为帝,两个哥哥也是皇帝,按理比母亲武则天的血统身份高贵不只一点点,这起点是高出了一大截。但是,出身高贵有时是优势,也是劣势。太平公主的身份高贵,但是在古代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传男不传女,作为女儿身,继承皇位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女儿迟早是要嫁作他人妇,成为外姓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回娘家被视为客人,一个客人又怎么可能拥有娘家的地位呢!
反观武则天却是一个是皇家的媳妇,媳妇强势,便有可能掌管夫家的话语权,放在皇室,便是掌握朝堂的权力。武则天也确实是强势,而且李治又生病,她代理朝政,然后慢慢拥有权势。确实,那个年代,身为男子可以堂堂正正征服天下,而女子却要先征服男人,再借他之手征服天下。
其次,有野心,还得有政治实力来配。
武则天的政治势力,是从唐高宗在位时开始培植的,武则天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她的势力范围,无论是军事、政治上她都培养了自己的力量。皇后当了28年,娘家这边有武三思、武攸暨等人,寒门氏族有来俊臣、狄仁杰等人。她靠着唐高宗的信任,为自己培养了许多实力派新人,最重要的是她的政治主张深得人心,她完善科举制度,重用寒门子弟,让天下人有了盼头。她颁布了《求贤志》、《搜访贤良诏》、《求访贤良诏》广纳天下贤士,也壮大了她的势力。
然而,太平公主虽然在武则天武周早期就开始参政,拥有了不小的权力,但是,她的政治生涯是从唐睿宗李旦之后才算是高潮。可是唐睿宗李旦只执政了两年,太平公主因为拥立哥哥有功,李旦每件事情都先问太平公主该如何办理,再去问李隆基怎么办理,她这时候的权力看似十分强大,七个宰相有五个都是她举荐的。但是,真正能动用的军队几乎为零,养着的男宠也不可能为她去拼命。所以,李隆基杀掉了追随太平公主几个宰相之后,太平公主就掀不起风浪了。
最后,有野心,还要看对手的实力。
武则天的对手,无外乎自己的丈夫、儿子。丈夫李治依赖于她。武则天称帝,她的对手是她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治,两个柔弱的儿子怎是武则天的对手,更何况有“母亲”这一身份加持,儿子反抗她则是不孝,在古代不孝之人,难当大任,何况是登上帝王之位呢,这无疑让武则天称帝打开了绿色通道。
反观太平公主的对手,那是她的侄子李隆基。一个侄子又怎会对一个姑妈俯首帖耳呢?何况哥传妹,和父传子在所有人眼中,都支持后者。在皇权面前,李隆基怎么可能会心慈手软呢?再说,李隆基的政治天赋比太平公主高出一筹,所以,太平公主上不了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太平公主虽野心勃勃,政治背景,能力也很强,但是,她无法效仿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到了李隆基实权在握,羽翼丰满,唐玄宗李隆基便真刀真枪与太平公主干了,太平公主刚想谋反,李隆基便发兵将她擒获,赐死于家中,一代公主便由此陨落。她不但无法成为一代女皇,反而成了密谋谋反的反贼给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