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以黑马之姿横扫市场,豆瓣评分攀升至9.6,进入豆瓣韩剧总榜前三名,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现象级话题。在悬疑、甜宠题材主导的剧集市场中,这部剧依靠情感叙事实现突围,它的成功背后折射了怎样的社会情绪?
情感叙事的人性化:个体成长的关怀
正如黑格尔所言,艺术源于人类对自由和自我的追求,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观照自我、认识自我、再现自我并实现自我。《苦尽柑来遇见你》让个体在时代的镜像中审视自我,在他人的人生轨迹中寻找解答,使观众在观看剧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探索解决问题的良策。
爱纯的人生,堪称一部充满挑战的奋斗史。她幼年丧父,寄人篱下,10岁时失去了挚爱的母亲后遭受各种不公待遇,在奶奶家被叔叔虐待,叔叔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进厂工作以养活堂弟,连上学的机会也被剥夺;私奔失败后被学校开除,婚后又遭婆家欺凌,20多岁便痛失幼子。爱纯的一生似乎伴随着命运的狂风暴雨,但《苦尽柑来遇见你》并非致力于讲述一个充满哀伤的故事,更在告诉观众爱纯的一生始终被坚定的爱所环绕。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体在遭遇逆境、创伤、悲剧等重大压力时所展现出的适应与恢复能力。爱纯便将这种心理韧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她总是勇敢地站起来,迎难而上。她面对渔船会长的不作为,决定自己上阵,成功竞选为副会长。即便在逆境中,她也未曾放弃自己的诗歌创作,在诗篇中倾吐着“继续前进”的心声。对于爱纯而言,如果困难像一把大刀悬在头顶,唯一的选择就是勇敢地扛起它,继续前行,不要被它砍伤自己。
在剧中,每当爱纯遭遇困境,她母亲的话语便在耳边回响:“无论怎样,都要告诉自己必须活下去。”于是,她去卖白菜,去耕作,去做一切她能做的事情。人生之路不也常常如此吗?多少次我们以为自己无法挺过难关,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路程。
对于宽植和爱纯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一个孩子。这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黑洞。但他们选择将痛苦深埋心底,带着这份伤痛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对那些无法逃避的苦难,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带着伤痛继续前行,穿越黑暗,跨越低谷,直至迎来光明。
在经济寒潮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面临巨大的压力,不知如何应对日益狭窄的就业市场以及生活的停滞和困境。《苦尽柑来遇见你》通过叙述过去的人们如何度过“往昔的苦难”,为当代年轻观众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激励。
情感叙事的家庭化:代际关系的审视镜像
大众传统认知中的韩剧往往以爱情为核心,情节围绕男女主角的浪漫情感展开。然而,随着观众需求的变化和社会议题的不断深入,韩剧的情感叙事逐渐从单一的爱情故事,转向更加复杂、多层次的情感中来。
《苦尽柑来遇见你》便是这一转型的最佳例子。与友情、爱情发生于个人成长的“社交”阶段不同,亲情以血缘为直接纽带,对绝大多数个体而言,对亲情的感知几乎是和自我感知同步,甚至早于自我感知。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依然要努力维系和重视家庭情感,而这部电视剧通过三代人的相互依恋,完成了亲情纽带的象征性传承。
剧中,爱纯的母亲光礼是济州岛的海女,一生忍受潜水捕捞的严酷考验和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她无奈地将孩子留在已故丈夫的家中生活,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即便家境贫寒,光礼依然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爱纯走出济州岛,逃离“海女命运”,实现成为文学少女的梦想。不幸的是,由于长期潜水导致的呼吸疾病,光礼最终早逝,在临终前嘱咐爱纯“尽情去享受人生”。成年后的爱纯则教导女儿金明“要做打翻桌子的人”,始终为金明争取教育和追求梦想的机会;而金明最终打破束缚,成为独立女性,完成了三代人的救赎。
亲情和家庭伦理长久以来一直是东亚文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东亚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父母为了孩子不惜“砸锅卖铁”,这种牺牲往往伴随着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甚至可能演变为情感操控和道德绑架,孩子们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往往感到窒息。然而,在《苦尽甘来遇见你》中,父母的奉献和支持却是无私的。剧中金明在飞机上因使用母亲卖房所得的钱而痛哭,女儿虽然埋怨父母偏心,却不知道父亲暗中帮助邻居支持儿子的生意。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给予的不够,而子女总想着未能得到的。
那些处于私人与公共生活交汇处的亲属关系,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演变。在当前消费型社会中,个体的迷茫和脆弱更需要在家庭的稳定关系中得到慰藉,年轻一代在寻求家庭温暖和亲人陪伴的同时,也在追求个人空间的独立与人格上的尊重与完整。《苦尽甘来遇见你》通过家庭关系的审视镜像,完成了韩剧情感叙事的转型。
情感叙事的史诗化:社会记忆的立体书写
《苦尽柑来遇见你》不仅是一部关于个人情感的剧集,它以1950至2000年代的韩国济州岛为背景,通过三代女性的成长和情感经历,向观众展现了韩国社会在数十年间所经历的变革及对其的深刻洞察。
该剧巧妙地将历史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剧中在50年代,小学时期的吴爱纯在班长投票中得了全班最高票,却只能当上副班长;身为文学少女的爱纯,作品《笨鲍鱼》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却败给了一个富家子弟的《我的将军父亲》。如果连济州岛上的小学生选举都能被金钱所左右,那么现实政治中的权力更迭又怎能确保真正的公正与透明呢?
朴正熙连任总统的广播声里,济州岛的合作社正上演一场“女性副社长”的选举突围。1988年汉城奥运期间,为了“维护市容”,当局决定拆除街头小贩的摊位,吴爱纯带头发起抗议,海女们也挺身而出。这些摊位是百姓维持民生的需要,是无数家庭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转眼到了20世纪80年代,卢泰愚当选的新闻与父亲梁宽植来到首尔探望金明同步发生。大学时期的金明展现出了抵抗诱惑的力量,拒绝了富人提出的代考枪手的请求,坚守了做人的原则和诚实善良的品质。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国家几乎濒临崩溃边缘,剧中海女阿姨们团结起来,捐出各自的黄金首饰以示支持。剧中没有采取高高在上的历史视角,而是将政治波澜与人物抉择编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
剧中的三代女性同样也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光礼体现了传统社会中的女性角色,她的辛勤与牺牲凸显了过去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束缚与限制。爱纯则是新时代女性的化身,她在逆境中不断奋斗,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这反映了20世纪中叶韩国社会的变迁和女性意识的觉醒。金明作为第三代女性的典型,展现了现代女性在自我认同、教育和职业发展的巨大飞跃,代表着韩国社会在女性地位上取得的进展。
通过这三代女性的情感故事,《苦尽柑来遇见你》向观众呈现了一幅韩国社会变迁的画卷,通过人物的经历折射出时代的演进,使情感叙事更加具有社会意义。
整体来看,《苦尽柑来遇见你》成功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大潮交织,在微观的叙事中映射出宏观历史的变迁,赋予了这部年代剧应有的深度,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艺作品。《苦尽柑来遇见你》的成功,标志着韩剧产业情感叙事转型的典范。它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也为韩剧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在情感叙事与社会洞察之间找到平衡的剧集,带给我们更多的共鸣与思考。
— THE END —
作者 | 潘子珩
主编 | 彭侃
执行主编 | 刘翠翠
排版 | 于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