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日前批准了一项与中国的协议,将在两国之间共同建设一条新的跨境铁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际,蒙古国希望与南部邻国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这条19.5公里长的铁路将使蒙古国增加对中国的煤炭出口。该项目的建设曾被搁置了十多年,但最近几个月获得了新的推进动力。报道称,蒙古国第一副总理卢布桑亚木·干图木尔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与中国的政府间协议是“(政府)议程上的首要项目之一”。



蒙古国矿业生产(资料图)

这个铁路项目,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从2004年就提出来了,2008年以来的17年期间共进行了60多轮谈判,蒙古国内部又进行了多项咨询和建议、决议,直到2025年3月28日,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全体会议才审议通过。这条跨境铁路,全长19.5公里,连接嘎舒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将于今年开工建设,预计于2027年完工,完工以后,蒙古国每年向中国运输的煤炭将增加3000万吨,这将有力提振蒙古国的经济。

如今的社会经济形态极度不稳定,其根本性原因就在于美国霸权主义,在对等关税政策实行推动的前提背景之下,蒙古国为了寻求后续国内经济独立性以及长远性的发展,开始和中方构建起更加全面的合作。对于蒙古国来说,这条铁路的修建能够让蒙古国的煤炭出口有更大的巨大空间,对于对方来说,跟蒙古国的这条铁路修建,一方面拓展了经贸的道路,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中方资源供应链更加全面。

到了2027年,这条铁路要是真修好了,中蒙两边都能松口气,蒙古国煤炭卖得顺了,经济底气足一点,中国资源渠道多了,供应链更结实。放眼全球,这事儿可能还只是个开头,美国那边要是还这么一意孤行,经济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反过来,像中蒙这样的合作多了,世界贸易的路子可能会慢慢变宽。谁也说不准接下来的局势会咋走,但有一点挺清楚:乱归乱,总有国家能找到自己的活法。



特朗普(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应邀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王毅表示,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俄合作将继续沿着既定轨道向前发展,聚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为双边关系夯实物质基础,打牢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挖掘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潜力,打造合作增长点。二是为两国共同振兴提供更多机遇,进一步扩大相互开放,彼此借鉴有益经验,共享创新成果,深化产业融合。三是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大动能,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而俄罗斯方面,也对中俄关系有着更加殷切的期待。首先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王毅会晤时,谈到了对当前世界局势的担忧,拉夫罗夫认为,中俄在国际舞台上的密切协调,是当前困难时期最重要的稳定因素。其次是普京在与王毅会晤时,当面发出了邀请,希望中方最高层访问俄罗斯,出席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暨二战胜利80周年庆典活动。中俄最高层的连年互访,不仅为中俄的密切合作保驾护航,也展现了中俄双方的高度互信。



普京(资料图)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都将举行盛大纪念仪式,两国元首也已经确定互访,然而在中俄共同庆祝中国抗日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携手捍卫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之际,美国及其盟友却试图在中俄之间埋一颗“钉子”,挑拨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精英人士”,在多个场合呼吁“美俄和解”,让美国将力量集中于遏制中国,甚至还有美国高官呼吁“美俄联手对抗中国”,一时间,外界对于中俄关系的走向高度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