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消息,近期张汉晖大使就中俄关系等问题接受采访。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特朗普的一系列动作,似乎预示着一场外交风云即将掀起,这也让外界对中俄关系的走向充满猜测。 特朗普上台后,“联俄抗中”的意图昭然若揭。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赞俄罗斯“土地比中国大”“矿产资源宝贵” ,直言若美俄关系正常化能让俄罗斯“脱离中国”,将是“一件好事” 。

此外,美国国防部长签署的秘密备忘录《临时国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将中国视为“唯一的步调威胁”,甚至不惜减少在欧洲、中东的军事存在,这一文件虽未直接提及“联俄”,却与特朗普的公开表态形成呼应,凸显美国战略重心向“抗中”倾斜的意图。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急切地想要推动局势解决。



普京(资料图)

当地时间4月20日,他宣称希望本周内俄罗斯和乌克兰就能签署协议。此前他还表示,如果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确进展,美国将不再参与斡旋。然而,特朗普似乎小瞧了局势的复杂性。普京面对特朗普的压力,展现出了自己的节奏和考量。在东正教复活节前夕,普京宣布从当地时间19日18时至21日0时,俄军将停止所有战斗行动,停火时长为30个小时。

这一举措既体现了俄罗斯在宗教节日期间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是对特朗普的一种回应,向全世界亮明俄罗斯随时都能停火,且有停火和谈的意愿,现在是乌克兰拒绝停火的态度。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回应称准备“以停火回应停火,以防御性打击回应攻击”,还提议将停火期限延长至复活节以后,他处于既要保持战斗意志,又想争取喘息机会的两难境地。



特朗普(资料图)

而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特朗普同样设定了时间期限,称中美协议会在3到4周内达成。但他可能忽略了中美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以及中国坚定的立场。中国一直以来坚决反对美国的贸易霸凌和无端制裁,在应对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时,态度强硬,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丰富的斗争经验。 面对特朗普的一系列动作,普京在稳固中俄关系上也有积极表态。在能源合作领域,俄罗斯的态度十分明确。

随着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俄方积极表态称,中国需要多少,俄罗斯就能给多少。就在4月22日,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消息,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会见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廖夫,双方围绕发展中俄能源合作交换了意见,俄方高度重视俄中能源伙伴关系,双方能源合作实现了互惠互利,愿与中方共同深化合作。这无疑显示出中俄能源合作的紧密程度和巨大潜力。



拉夫罗夫(资料图)

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机电产品、汽车进口来源国。不仅如此,中俄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也不断拓展。 从外交层面来看,中俄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正如张汉晖大使所说,在中国领导人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日益成熟、坚韧、稳定,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战略协作更加紧密。

长期以来,个别国家总是千方百计试图离间、分化、抹黑中俄关系,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中俄互为最大邻国,都是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战略协作是必然选择。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更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影响。 特朗普的“联俄抗中”策略,看似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但实际上却面临着诸多难以跨越的障碍。从美俄关系来看,抱歉,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