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跨国婚姻在社交媒体上火了,25岁的巴基斯坦小伙阿米尔爱上了40岁的云南大妈张姐。
两人不仅冲破世俗眼光结婚,还生下了两个可爱的混血宝宝,最后全家成功加入中国国籍,这段看似"不可思议"的爱情,却让无数网友直呼"真爱无敌"。
阿米尔来自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一个普通家庭,2018年,他跟着老乡来到中国云南打工,在一家外贸公司做翻译。
那时候的他,中文还不太流利,而张姐正是公司附近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娘。
"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她特别亲切",阿米尔回忆道,"她教我中文,还经常给我送免费的米线",张姐离过婚,独自经营着小店,性格爽朗,待人热情。
尽管两人年龄相差15岁,但阿米尔却渐渐被她吸引。
在巴基斯坦,婚姻通常由父母安排,年龄相仿是基本要求,阿米尔的家人最初得知这段恋情时也很震惊。
"我妈妈在视频里看到张姐时,第一句话就问'她是不是比你大很多'",阿米尔笑着说,"但当他们看到我们相处的样子,听到张姐对我的照顾,慢慢就接受了。"
张姐的顾虑更多来自社会压力,"我们这个小地方,闲言碎语特别多",她回忆说,"有人说我老牛吃嫩草,还有人说我骗外国小伙。
最让她难过的是,连常来店里吃饭的老顾客都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2019 年,命运的红线悄然将艾迈德和阿兰牵在了一起,当时,37 岁的阿兰已经单身好几年了,虽然长相漂亮,但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她,始终不敢轻易接受新的感情。
而 22 岁的艾迈德,在一次外出时迷路了,正当他拿着皱巴巴的地图,在街头像只无头苍蝇般徘徊时,阿兰出现了。
阿兰用带着云南口音的普通话热心地为艾迈德指路,那一刻,艾迈德被眼前这个眼角虽有细纹,但眉眼生动的东方女子深深吸引住了。
在艾迈德眼中,阿兰教他使用导航的样子,就像他在电影里看到的中国侠女一样,充满魅力,而阿兰,也在这个异国小伙清澈的眼神里,看到了久违的真诚与纯粹。
2020年,两人顶着压力领了结婚证,没有豪华婚礼,就在小吃店里摆了两桌,请了最亲近的朋友。
"我们结婚那天,阿米尔用中文给我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张姐说着眼眶就红了,"虽然发音不准,但那是我听过最动人的情歌。"
婚后的生活并不容易,阿米尔辞去了翻译工作,和张姐一起经营小吃店,"刚开始连酱油和醋都分不清",阿米尔笑着回忆,"现在我能做地道的云南小炒了。"
他们每天早上4点起床准备食材,晚上10点才收工,但阿米尔从不抱怨。
2021年,他们的大儿子出生了,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周围人的看法,"以前说闲话的邻居,现在经常来逗孩子玩",张姐说。
更让人惊喜的是,阿米尔的父母特意从巴基斯坦赶来,见到孙子后,婆婆拉着张姐的手说"谢谢你让我儿子这么幸福。"
2023年,他们又迎来了女儿,两个混血宝宝成了整条街的"明星",经常有路人要求合影。
"儿子像爸爸,眼睛特别大,女儿像我,皮肤很白",张姐幸福地说。
阿米尔则成了"晒娃狂魔",手机相册里全是孩子的照片和视频。
为了照顾好阿兰和孩子,艾迈德忙前忙后,他专门去学习如何做月子餐,每天变着花样给阿兰补充营养,照顾孩子时,他更是细心周到,换尿布、哄睡等事情都做得得心应手。
比很多新手爸爸都要靠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艾迈德和阿兰虽然辛苦,但看着孩子一天天健康长大,他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国籍问题提上了日程",我们希望孩子能在中国接受教育,所以决定全家都申请中国国籍",阿米尔说。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他们咨询了律师,准备了厚厚一叠材料,前后花了近一年时间。
"最难的是语言考试"阿米尔回忆道,"虽然我能说中文,但笔试还是很有难度",那段时间,张姐每天关店后都陪他复习到深夜。
2023年底,他们终于拿到了中国护照,"宣誓那天,我激动得手都在抖",阿米尔说,"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了。"
其实,像阿米尔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根据公安部数据,2022年共有1356名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其中因婚姻关系入籍的占比超过40%。
云南作为边境省份,跨国婚姻尤其多见,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跨国婚姻登记越来越规范,只要材料齐全,我们都会给予祝福。"
他们的故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说,"真正的爱情就是互相成就,年龄根本不是问题",也有人感叹"幸福是自己的,何必在乎别人怎么说。"
心理学家李教授分析,"这种跨年龄跨国婚姻之所以能幸福,关键在于双方都能突破传统观念束缚,这种相互理解才是婚姻长久的基础。"
社会学家王博士指出,"随着全球化发展,类似婚姻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看待爱情,毕竟幸福的形式多种多样。"
在昆明开餐馆的缅甸籍老板吴先生也有同感,"我和中国妻子结婚8年了,刚开始家里反对,现在他们都说我娶了个好媳妇。"
如今,阿米尔和张姐的小吃店生意越来越好,他们还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分享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收获了近10万粉丝。
最新的一条视频里,阿米尔正在教两个孩子说乌尔都语,张姐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
"有很多人私信问我,怎么克服年龄差距",张姐说,"我的回答永远是,别想那么多,跟着心走就行。"
阿米尔则补充,"爱情不是做数学题,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两个人是否真心相爱。"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上,真爱依然能找到生长的缝隙,或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真正的般配,不是年龄相当、家境相似,而是三观相合、彼此珍惜。"
在这个日益开放的时代,我们或许应当学会以更为包容的眼光去看待形形色色的爱情,要知道,幸福本就有着诸多的表现形式,而真爱,从来都是难以被定义的。
阿米尔与张姐的故事仍在延续,明年,他们打算带着孩子返回巴基斯坦探亲,阿米尔表示,“想让孩子们知晓,他们拥有两个故乡。”
而张姐呢,已经开始学习简单的乌尔都语了,她笑着打趣道,“总不能和婆家人全靠比划吧。”那么,你如何看待这段跨越年龄与国界的爱情呢,倘若换做是你,能够接受这样的婚姻吗。
参考信源:
中国青年网 2025-02-14 17:37:00 一对中巴夫妻的跨国经贸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