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原本该是享清福的时候,结果不少人却掉进了“养老”这个无底洞里。

不是照顾自己,而是照顾年近九十的父母。

一边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一边还得起早贪黑跑医院、管吃管喝。

日子,不仅不轻松,反而比年轻时更累。

而这个时候,最让人寒心的,往往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兄弟姐妹的态度。



01

兄弟姐妹之间推三阻四、不闻不问。

现实里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父母身体一出问题,立刻只剩你一个人忙前忙后,其他兄弟姐妹各种理由不断。

不是说“工作太忙”,就是“家里孩子缠身”,嘴上关心,身体却从不见人。

你一个人带父母去医院排队、住院、换洗尿布,夜里守床不敢合眼;

而他们,只在群里发一句“辛苦了”,然后就仿佛完成了孝道。

我认识的一个熟人,整整三年都在照顾母亲,几乎把自己拖垮,而兄弟姐妹连一次夜班都没值过。

每次说起来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你退休早,你离得近。”

说白了,他们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把义务甩得干干净净。

到最后,反而你成了“理应如此”的那一个。



02

出力的不吭声,出钱的吆喝大。

人到老了,才发现一个最现实的事情:照顾父母的“含金量”,在一些兄弟姐妹眼里,不是看你做了多少,而是看你花了多少。

你每天在父母床边端屎端尿,风雨无阻,对他们来说,那叫“情分”;

而他们掏了一次医药费,就能当“恩人”一样记在账上。

更讽刺的是,有的人掏了点钱,就要全家知晓,还要对照顾者指手画脚,仿佛自己出了多大力。

我听过一个网友吐槽,她照顾父亲整整两年,哥哥只出了几千块医药费,还四处炫耀,说自己“尽孝了”。

更别提,还不忘说:“你女人家在家没事做,多照顾点怎么了?”

这种人嘴上说是兄弟姐妹,心里其实早就划清界限。

他们只认金钱,却不懂什么叫责任。



03

真事不上心,分财产倒第一个到场。

有一点,到了给父母养老的年纪,你就会看清:谁是真心照顾父母,谁是惦记着“最后那点家产”。

平日里,父母身体不舒服,他们总说“等我有空”;

但一听说要立遗嘱、分财产,立刻人就来了,电话也勤了,态度也热情了。

我看过一个帖子,说父亲病重时只有妹妹在身边守着,

后来,父亲刚咽气,远在外地的哥哥半夜打车赶来,不是为了奔丧,而是为了确认遗嘱内容。

照顾父母的过程,是一面镜子,照出兄弟姐妹的心性;

等到老人走了,又是一次大考,考出谁心里装的是“亲情”,谁只想着“利益”。



作者:AGINightingale;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