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概这个时候,阿里的员工陆陆续续会收到绩效约谈的消息。3.75,高兴欢呼;3.5,一般般,内心有点小失落;3.25,背部门“黑锅”,是不是该走啦。绩效结果3.75、3.5、3.25通俗来讲,就是对应着好、中、差。
一位阿里好友,对于今年的绩效结果,她比较满意。老板见到她后只说了一句话:“第一次给入职不到一年的同学,打了3.75。”而她赶忙回了继续努力,不辜负领导栽培......一些表忠心、拍马屁之类的“肉麻话”。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3.75。一个团队中,3.75一般占比在30%左右,有的可能更少。更多人的绩效是集中在3.5,占比在60%左右。3.25是10%,连续两次会有劝退的风险。这也是为啥3.25在阿里成为员工口中“谈虎色变”的数字,不吉利啊。
其实,绩效拿到3.5-就会很沮丧了。一位网友的男朋友,阿里绩效开奖3.5-,约谈的时候还被老板仔细分析了一个多小时不足。回到家后人就不好啦,睡不着觉、焦虑。女友安慰效果不大,后面确定给了1个月年终奖,折下来相当于还有14薪,也勉强在接受范围内,才算逐渐缓过劲来。复盘这次失利之后,他决定卷起来了,抱紧上司大腿。
绩效不好,如果再加上老板的PUA,简直是受到双重打击。
一位阿里网友绩效谈完,肠胃不适了两天。交谈过程中,老板PUA:要有自己的影响力,要有自己的专精技能树,要更加主动。翻译过来:作为领导我啥也给不到你,也没精力来观察和发掘你的优势项,你得自力更生完成所有事情,别让我操心,但要给我拿好的结果。
分享一位阿里粉丝谈绩效的经历,看看是怎么回事,都是一个什么流程。
某天下午4点10分,闪动的阿里钉有一则来自HR的消息。大意是让我准备下,三十分钟后在某小会议室门口等待,准备和+2老板谈绩效。看完消息后,内心不免莫名的紧张,前不久和+1谈绩效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么快就轮到+2啦。
和+1谈绩效那天,工作多得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下午正在为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看到会议提醒才想到还有谈绩效这茬。没有一点准备,抱着电脑去会议室的路上大脑飞速地思考会问些什么,该怎样回答。坐下后,+1让我总结下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成果。我大脑又开始了飞速运转,像倒豆子似的,一点一点回答,先干了啥,又干了啥,哪些是我干的,哪些是辅助的,有啥收获等。中间停顿了好几次,组织不好语言磕磕巴巴的。好在+1人不错,中间提醒了几次,他认为工作中出彩的地方,然后又交代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次+2突然袭击,准备工作就半个小时。我可不想像上次一样,临时抱佛脚,丢人现眼。更要命的是,+1好歹是经常接触的领导,+2估计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自己不主动积极些,鬼知道你干了些什么?
20分钟后,我提前站在会议室门口等待了。毕竟是+2,要重视起来。轮到我时,先深呼一口气,敲门、推门、问好,拉凳子坐下。坐下刚打开电脑,就听到HR报号:xxx号xxx(名字),那边刚说完,这边+2:“你的年终是3.xx,好了可以走了”。我直接懵逼了三秒,然后起身。回答:收到,谢谢,再见。快速合上电脑,关门。
原来+2这么直接干脆、简单明了,亏我心理建设的好久。后面想想,这都是+1、+2提前商量好的。+2我和他交集不多,基本上是+1在定了。不过,这次绩效结果不错,有点超出预期。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爱社交,和+1、同事互动比较多,印象比较好。
作者:大喇叭。编辑: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