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渴望过拥有一台四驱车「巨无霸」吗?

想象过透明的车,它会像科幻电影中那样有着透视的机械心脏吗?

你见过改装的国产皮卡,放在游戏里竟然不违和,现实里又实用吗?

痛车或许都见过,但痛车版的“陆地航母”是第一次听说吧?



4 月 23 日至 5 月 2 日,这些全球唯一、限量展出的"次世代神车",就在 B 站 1500㎡ 的展台上一并呈现。作为车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媒体展位,B站也首次以“展中展” 登陆上海车展现场。



改装痛车都是暗号:年轻人用汽车造“跨次元移动汽车馆”

在 B 站车展上,汽车除了是交通工具,还是一群技术狂人的创意实验场。现场,全国首台改装透明车、全网首台《碧蓝航线》IP痛车版“陆地航母”、首个高性能巨无霸四驱车、首个试飞的工程车,吸引大量年轻观众、媒体、车圈专业人士驻足围观。现场也吸引了电子科大电车队、长安大学赛车队、南京理工车队等数十个大学车队留言,向各大车企品牌“喊话”。



其中,痛车文化是将动漫、游戏角色元素融入车身设计上的一种改装文化。年轻人将他们代步工具变成具有个性的表达。而痛车的逐渐流行,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年轻群体在汽车消费、汽车文化上不断提升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尤为吸睛的是全球首次痛车的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分体式飞行汽车。据悉,这个痛车创意,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为设计基底,联动自带未来感《碧蓝航线》高人气角色——奇尔沙治(Kearsarge),打造了一台真正意义上“次世代战术旗舰”痛车。



高密度的年轻群体与多元的兴趣圈层,让 B 站聚集起一批爱车、玩车、改车的 UP 主,也自然生长出了痛车、赛车、越野、改装等一系列汽车文化圈层。过去一年中,B 站汽车文化类内容的播放量同比增长超五成,互动数据累计超过 1.2 亿。


买车前先刷 B 站,这届年轻人把车当“数码玩具”研究

智能汽车时代,购车购车需求从家庭刚需,转向年轻人的“数码玩具”。 哔哩哔哩联合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的最新汽车行业白皮书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首台车平均购入年龄为 30.5岁。其中,00 后借助家庭支持,首台车购车年龄低至 22岁,几乎大学毕业即拥有车。



年轻客群扩张推动车企高管密集入驻 B 站,甚至开始来 B 站“上课”,向这群对前沿科技最为敏感的人群传达硬核技术实力。此次上海车展期间,奇瑞尹同跃、深蓝邓承浩、仰望胡晓庆、小鹏于桐、长城吴会肖等多名高管,在 B站展台开启高层公开课。何小鹏来和汽车 UP 主盛嘉诚边逛边聊,并在现场为全网首次痛车的“陆地航母”揭幕。



除了高管下场“聊车”,B 站凭借浓厚的科技兴趣与学习氛围,构建出了“把车讲明白”的内容社区。B 站的 UP 主们特别擅长将专业汽车技术知识转化为易懂的视频内容。数据显示,B 站汽车区科技转译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 62%,百万播放量视频数同比增长139%。

B站汽车UP主@保镖的车库在解读问界M9智驾功能的视频中,从“城区与高速领航的难度差异”切入,逐层拆解“传感器硬件对感知能力的影响”“华为智驾对细分场景的覆盖”等核心议题,用一条视频讲透一项技术。顺着评论区往下翻,用户基于视频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探讨,在评论区延伸出更多有效的讨论。



这背后反映了年轻消费者的特征——他们愿意尝试和了解新技术,对于辅助驾驶、数字座舱等前沿科技的关注度,已超越传统购车指标。

在此次上海车展现场,B 站更是准备了一份特别的《车圈“B”早报》,作为一份专属于逛展、购车人群的“讲人话”指南,集合了当下热门的视觉辅助驾驶方案、电池热管理系统、AI 大模型上车等话题,在现场派发,每个话题旁边都配有视频二维码,现场观众扫码即可观看 B 站 UP 主的深度解析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