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四月的日照,春和景明,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果树大本营农业设施基地内一片繁忙。忙做的人们手提竹筐,穿梭在田垄间,动作娴熟且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成熟的樱桃摘下,放入筐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此同时,基地负责人郑德华正在和前来采购的商贩洽谈业务,言语间充满自信与热情。

在五莲县,红彤彤的大樱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靠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五莲樱桃从传统种植走向设施栽培,从季节性销售迈向全年供应,从本土市场迈向更广阔的消费空间,演绎出一部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传奇。


科技赋能

突破传统种植局限

在五莲县户部乡果树大本营农业设施基地内,放眼望去,82座冬暖式大樱桃种植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红彤彤的大樱桃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红玛瑙,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五莲县依山傍海、日照充足、土质优良,拥有500多年的樱桃栽培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造就了五莲樱桃“个大艳丽、皮薄核小、味甜多汁”的独特品质。然而,长期以来,露天种植的樱桃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花期易遭倒春寒,果期易受病虫害侵袭,不仅产量难以稳定,果实品质的提升也面临诸多挑战。

为突破这一困境,五莲县踏上了科技兴农的道路。在五莲县户部乡果树大本营农业设施基地,一场种植技术的革新正在悄然发生。一走进大棚,暖湿的空气便裹挟着樱桃的甜香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有序、树形独特的樱桃树。基地负责人郑德华站在树下,一边抚摸着枝干,一边介绍说:“咱们摒弃了常见的自由纺锤形树形,采用高纺锤形密植栽培技术。这种技术让每亩种植数量大幅增加,通过抹芽、疏花、疏果等精细化管理,优果率稳定在95%以上。而且,自动施肥、精确控温技术,能让果品糖度保持在18度以上,黄蜜品种更是能达到25度以上,单果重超过12.5克。”

在不远处的另一片樱桃园,种植户李大叔也在自家的大棚里忙碌着。李大叔家世代种植樱桃,过去一直是露天种植,收成好坏全看老天爷脸色。“以前种露天樱桃,要是赶上倒春寒,一年的收成就悬了。”李大叔回忆起过去满是感慨,“后来看到基地搞设施栽培,我也跟着学。”李大叔在政府和基地的技术指导下,搭建了自己的樱桃大棚。他积极学习新技术,尝试着在大棚里采用起垄栽培,改善土壤透气性,还安装了滴灌系统,精准控制水分。如今,李大叔家的樱桃不仅产量稳定,品质也大幅提升,价格比露天樱桃高出不少。“现在靠着这几亩大棚樱桃,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李大叔笑着说。

为了让樱桃四季有果,郑德华团队大胆尝试模拟生长气候技术。郑德华回忆起当初的试验,感慨道:“提前半年开始,我们对果树进行人工落叶、降温,促使其进入休眠状态;两个月后进行升温、施肥、精确控温等操作。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和调整,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樱桃生长。不仅如此,通过适当调控温室樱桃的生长温度,将其生长期从45天延长至60-80天,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个头更大、口感更香甜。”

郑德华还引入了一套控温除湿的空调系统,对果树进行精细化管理,让一个棚的樱桃树实现了“两年结三茬、三年结五茬”的技术突破。“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棚,去年樱桃树开了两次花,经过精心调控,这里的樱桃早在春节前就被抢购一空了。”郑德华笑着说,如今,基地的樱桃采摘期从每年9月份持续到第二年5月底,长达9个月之久,实现了四季成果,保证了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新鲜果实供应市场。其中,冬季比其他反季大棚樱桃提前3个多月上市,春季比露天樱桃提前一个半月,成功填补了冬春两季的市场空白。


产业升级

打造高效发展模式

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种植环节,更贯穿于五莲樱桃产业的全链条。在五莲,樱桃种植正从零散走向规模,从传统走向现代,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发展模式。

果树大本营农业设施基地项目自2020年开始分期建设。如今,基地占地860余亩,其中,大棚82座,露天樱桃80余亩,每年可收获樱桃55万斤,实现收入5600万元。同时,基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大樱桃单体设施大棚基地之一。

前期,该项目采用“飞地”建社模式,打破地域村界限制,实行“跨村合作、专业经营、集中发展”机制。周边不少种植户也积极参与到这种产业模式中。种植户赵大哥所在的村子通过“飞地”建社模式,将村里闲置的土地集中流转,统一建设樱桃大棚。“以前我们自己种,各自为战,产量低,销路也不好。现在入了合作社,有统一的技术指导,还有专门的销售渠道,收入有了保障。”赵大哥说。他在合作社里负责樱桃树的日常管理,经过培训,他的技术越来越熟练,收入也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水涨船高。

后期,果树大本营农业设施基地还积极争取上游资金,与市财金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份成立山东樱为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重点开展了高效大樱桃栽培示范基地项目,新建大棚12座,流转大棚31座,年产樱桃20余万斤。

目前,该项目通过“六统一”模式,实现了栽培技术好、产业效益好、示范带动好的“三个好”目标。不仅如此,“果树大本营”基地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带动,已培训县内种植户3000人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52名、带富能手25名,郑德华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高素质农民大师。这些种植户在掌握智能温控、高纺锤形密植等技术后,逐步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松柏镇的种植户李伟表示:“过去露天种植靠天吃饭,现在通过大棚技术和统一管理,收益稳定翻倍”。

多方联动

擦亮县域农业品牌

五莲樱桃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政策支持方面,该县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开展联合协作,深入开展樱桃产业技术攻关、新技术试验示范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活动,全面提升樱桃产业的科技水平。同时,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加大对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力度,联合企业做好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

在品牌打造方面,五莲县全力提升“五莲樱桃”的品牌影响力。2013年,“五莲樱桃”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024年,“五莲樱桃”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名单。目前,已有5家经营主体获得大樱桃绿色食品资质认证。2022年,五莲县实施樱桃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进一步规范樱桃生产,打造示范主体,并召开品牌标志发布会,推出“酸酸甜甜幸福连莲”县域樱桃品牌形象,对五莲樱桃进行统一包装推介,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众多种植户也深知品牌的重要性,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种植樱桃。种植户孙大哥说:“有了统一品牌,咱们的樱桃价格更高了,销量也更好了。我们一定按照标准种,不能砸了五莲樱桃这个招牌。”他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确保樱桃的品质符合品牌标准。

在销售环节,五莲樱桃不仅吸引了青岛、潍坊等周边城市的采购商和超市,还借助抖音、微信等平台,拓展全国线上销售渠道。在分拣棚内,记者遇到了前来采购的青岛水果批发商王强。王强一边挑选樱桃,一边竖起大拇指:“五莲樱桃新鲜度高、口感好,在我们那边市场上特别受欢迎。每次来这里采购,都能很快销售一空。”

不少种植户也学会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樱桃,种植户刘大姐就是其中之一。她通过直播带货,将自家的樱桃卖到了全国各地,“以前只知道埋头种,现在通过网络,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五莲樱桃,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刘大姐兴奋地说。

在松柏镇,镇党委设立4处樱桃便民销售市场,组织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入场交易,惠及3000多户种植户。果农在采摘旺季通过集中销售和电商渠道快速对接市场,直接在销售市场打包发货,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既提高了效率,又保障了收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