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件事,最近呢,我们的驻俄大使张汉晖对外公布了一个关于中俄天然气管道二号线的新方案,既然是我们官方人员公布的,说明这个方案至少中俄双方都认同。

这个方案的亮点在哪呢?新的二号线通过俄罗斯远东城市后贝加尔斯克,直达中国的满洲里。而在过去,中俄天然气管道二号线,或者叫“西伯利亚力量 2 号”的路线规划,都是要经过蒙古国的。这次新的方案,绕开了蒙古国。如果这个方案最终落实了,那么围绕中俄之间十多年的一个争议,也就解决了。至于蒙古国的感受,恐怕也没人关心了。


对中国而言,新方案彻底消除了过境第三国带来的潜在风险,保障了能源运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蒙古国而言,则是栽了个大跟头。

实际上在最早规划道二号线的时候,俄罗斯这边执意要经蒙古国入境中国,但中国始终不接受。至于原因,俄罗斯这边希望让蒙古国加入中俄天然气项目,从而用能源利益,与蒙古国进行更深度的战略捆绑。问题是,蒙古国也没啥钱,所以俄罗斯需要中国承担天然气管道在蒙古国境内每年的过境费与维护费。

你想,这个方案,不就是把中国当冤大头么?不仅我们要出更多的钱,有俄乌冲突的事例在前,咱们与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交易,甚至可能会面临被第三国卡脖子的状况,这让我们怎么接受?因此,这个事就一直僵在那了。一僵就是10年。

后来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人眼看天然气不好卖给欧洲那边了,又开始研究起管道二号线项目。此外呢,在2023年的时候,蒙古国宣布向美国开放稀土资源勘探权,得罪了俄罗斯,实际上俄罗斯已经开始考虑,在二号线项目上排除蒙古国。


去年蒙古国把“西伯利亚力量 2 号”项目剔除出了“2028年前行动计划”,外界认为,蒙古国也不想参与这个项目了。不过就在上个月,蒙古第一副总理又突然对外表态,如果中俄达成协议并开始修建管道,蒙古国愿意合作并加速该项目。蒙古国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说明了,他们知道中俄又开始研究新的管道项目了,所以不断放出消息来试探中俄的态度。

但现在来看,中俄早就暗中达成协议,无视了蒙古国的态度。

中俄新方案的敲定,对蒙古国而言无疑是一记重击。作为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蒙古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依赖资源出口与中、俄两大邻国的贸易通道。原本寄希望通过天然气管道过境费分一杯羹,如今被排除在项目之外,不仅失去了潜在的稳定收入来源,更意味着其在区域能源合作中的话语权被大幅削弱。


说白了,蒙古国纯粹就是为自己的“骑墙”行为付出了代价。蒙古国被中俄包裹,偏要搞“第三邻国战略”,倒向美国。不过现在特朗普上来了,特朗普对蒙古国这样的穷国又没啥兴趣,以后的苦日子还在后面呢。有些国家,坐在矿山上讨饭,是有道理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