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得从三月份讲起,尼日尔官方突然说要赶走三名中石油的领导,还直接冻结了他们炼油厂的银行账户,就连在首都的中资酒店也被取消了经营许可证。



事情还没结束呢,他们那边还欠着中国企业4亿美元。到了该还钱的时候,他们却直接摆出一副无赖样:“没钱可还!”

结果没过多久,他们就开了场记者会,面对镜头,满脸无奈地说:“中国公司里,工资差别实在太大了,我们员工的薪水得往上涨涨啊!”



这事儿真是让人惊掉下巴,我打个不太合适的比方给你听:就好像有人管你借了好大一笔钱,到了该还钱的时候,他非但不还,还把你家的电视机给砸了。完了之后,他还反过来怪你:“你赚得比我多,得多给我点零花钱才行!”

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完全就是“无赖思维”嘛!



聊到薪资差异这事儿,尼日尔啊,你得先瞅瞅自己都做了哪些贡献吧?

回到2024年那会儿,尼日尔那边军政府因为搞政变,被全世界给晾在了一边,钱包也快要见底了。没办法,他们只能找上中国的石油企业帮忙,说要用自家的原油来抵押,想先拿4亿美元救救急,利息定在了7%一年。



这钱主要是用来补上政府的开销漏洞,当地人直接管它叫“救急款”。

可是,一年时间眨眼就过,到了该还钱的时候,军政府却闭口不谈还钱的事儿,反倒拿“薪资不公平”做借口,找中国企业的麻烦。



更离奇的是,尼日尔的石油老大奥马鲁直接站出来说:“你们知道吗?中国员工一个月能拿8678美元,而我们本地人呢,才1200美元,这差距也太悬殊了,得赶紧改改!”

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但仔细算算账,问题就显现了。尼日尔在2023年的人均GDP才630美元,他们本地的员工月薪1200美元,这已经是人均GDP的两倍了。而中国员工的工资里,除了基本薪资,还有海外补贴、高温费和技术加成,这么算下来,其实也就相当于中国人均GDP的66%左右。



而且,你想想,咱们中国员工能在50℃的酷热天气里坚持钻井作业,相比之下,好多当地工人连炼油设备那些最基础的操作都搞不定呢。

说白了,“加薪”不过是尼日尔军政府玩的把戏。他们真正的打算,是利用赶走中国企业高管、冻结资产的手段,把债务的事儿搅和成一场政治较量,好赖掉那4亿美元的“救命款”。



这种“借钱不还还倒打一耙”的行为,网友们调侃说,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好心农夫遇上冷血蛇”!

以前,当中国企业刚开始来尼日尔开发油田时,这儿连条好路都找不着,穷得叮当响,热得要命,欧美那些大公司根本看不上眼。可咱们中国的工人们,顶着快50度的高温,硬是在大沙漠里头建起了炼油大厂,还铺了足足2000公里的输油管。就这么着,尼日尔从一个得买石油的国家,变成了能卖石油的国家。



如今这产业链都发展得稳稳当当了,咋就开始觉得“师傅们的薪水有点烫手”了呢?

首都那家阳光国际酒店,之前因为违规被取消了营业执照。这酒店原本打算专供中国员工住宿,没想到却意外走红,成了当地的热门打卡地点,就连政府官员都爱往那儿跑,就为了蹭个空调凉快凉快。可如今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们享受着酒店的便利,转头却开始抱怨连连。



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早有苗头。去年尼日尔那边军政府掌权后,就开始了一连串让人看不懂的操作。先是跟法国那份铀矿合同说拜拜,然后又把美军给请了出去,紧接着转头就跟俄罗斯搞了个新协议。

说说中国企业的事儿吧。一开始,他们以“国家建设”的名头,从我们这里拿走了4亿美元,还答应说会用石油来抵债。可到了该还钱的那天,他们却突然变脸,不认账了。



事情还没结束!赖账之后,尼日尔政府又想出新招来“讨钱”,他们给中国企业加税、找借口罚款,还威胁说要吊销执照,到最后,竟然还拿“工资不平等”来当挡箭牌。

谁都能瞧明白,这简直就是“借了钱不还,还拐弯抹角敲诈”!就像网友们纷纷抱怨的那样:“借了钱给你,反而被说不厚道;不借新钱,又说你抠门,反正怎样他都能占理。”



现在报应来得飞快,就像沙漠里的风暴一样迅猛。中国企业一走,尼日尔全国90%的成品油供应立马就没了,油价在短短三个月里疯涨了300%。

那个曾经昼夜不停运转的炼油厂,现在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政府没了税收来源,老百姓也加不起油,就连首都的发电机都快转不动了。想想过去二十年,从找油到炼油,全是中国企业一步步带着做的。可现在呢,本土连个修输油管的技术人员都培养不出来!



最搞笑的是,军政府一边大声宣扬“资源得靠自己”,另一边却悄悄问中间人:“能不能找中国工程师来修修?”

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当初又何必那么做呢?这就像把大厨从厨房里轰出去,结果自己又不会动手做菜,只能可怜巴巴地蹲在门口,闻着别人家饭菜的香味。



尼日尔政府的那一套“神奇手段”,说实在的,给在海外搞投资的企业都提了个醒。要想合作,不能光靠嘴上说说有感情,得把规矩明明白白写下来,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糊。

比如说,在合同里得明确写上“万一政府不履行承诺,咱们咋办”,或者提出要用像石油、矿产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作为担保。

关键的是,得确保当地的居民实实在在得到好处,多训练一些本地的技术能手,实实在在把医院的诊疗室和学校的教室建起来,让大伙儿从心底里说:“中国人来了,咱的生活是真的改善了。”



说起来也怪,咱们真没必要气坏自己。瞧瞧尼日尔那街道上,车辆排成长龙等着加油,政府那边呢,忙得晕头转向,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验证了那句古话:“自己挖坑自己跳,怨不得别人。”

真是心疼那些实实在在干活的中国工人们,他们在沙漠里埋头苦干了整整20年,结果却是这样,真让人叹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