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工伤争议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桐梓县人民法院、习水县人民法院、习水县司法局、习水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成立协调小组,建立工伤争议联合调解机制,设立习水县工伤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通过行政、仲裁、司法“三调联动”,实现工伤争议“处置在前端、化解在源头”,降低群众维权成本,提升争议化解质效。
习水县工伤争议联合调解座谈会现场。
4月3日,调解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在习水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习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并负责日常办公,桐梓县人民法院、习水县人民法院、司法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派员参与调解。设立“1+1+N”(1名法官+1名仲裁员+多部门调解专员)调解组模式,“一站式”完成调解工作,实现“一窗受理、联合调处、闭环办结”。
调解中心成立当天便成功调解一起工伤纠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当场达成调解,签订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工作十分满意。
下一步,各部门将加强配合,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难点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宣传引导,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创新调解模式,努力把调解中心打造成化解工伤纠纷的“主阵地”,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桥头堡”,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润滑剂”,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