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泠然/文/图)4月23日,红寺堡扬水灌区迎来重要节点。2.4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关键期,成片麦田翠绿摇曳,生机勃勃。与此同时,红寺堡扬水工程首级泵站从“6大”高峰期运行转入“4大1小”运行,标志着灌区春灌工作正式进入“收口”阶段。截至当日,工程累计引水3744万立方米、配水3122万立方米,小麦头水灌溉进度已达60%。
为保障小麦“饮”足返青水,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提前谋划,全力推进支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作为《宁夏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其覆盖灌溉面积33.24万亩,涉及8座泵站及其支干渠。4月2日,泵站及支渠工程施工1标段项目顺利通水,新庄集一、三支泵站当日成功开机通水,为春灌打下坚实基础。
在弘德村500亩冬小麦地,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海子塘泵站站长张术国正与宁夏富阳工贸集团经理杨生明查看灌溉进程。“小麦正值用水之际,这黄河水来得及时,再配合水肥一体化滴灌机,500亩地3天就能浇完,每亩灌溉成本还能省30多块钱!”杨生明对灌溉效率和成本控制十分满意。
连日来,新庄集三泵站工作人员深入灌区,走访大部分村庄,与用水户面对面交流,详细掌握22个蓄水池蓄水情况,以及3条支干渠、15个村及马渠系统的用水需求和灌溉进度。种粮大户刘永军看着汩汩渠水,高兴地说:“今年水来得及时,头水已灌完,麦苗长势喜人!”
面对春灌以来干旱少雨的严峻形势,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提前与自治区水调中心、灌区政府、水务部门沟通对接,依据小麦实际种植面积科学制定供用水计划和调度方案,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供水量。处、站(所)两级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水情、调研墒情,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灌区小麦头水浇灌保驾护航,筑牢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