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帮你扶着梯子,你爬上去注意安全。”
“打雷了,马上要下雨,大家加把劲,争取今天多摘一点。”
4月21日,谷雨节气后第一天的清晨,趁着雨水暂歇,淳安县富文乡茶叶员章中良带着附近村里10来名采茶阿姨到雪坑源采摘茶叶。
雪坑源,是两山相夹的一座山谷,谷底一条溪流、一条古道。
很多人知道它,是因为每年初春海拔500至800米的山谷间千亩野樱花盛放。
去年1月,章中良为探寻富文茶文化之源走进了雪坑源。“太惊喜了!从发现谷口的两棵古茶树,一直延伸向山谷深处,看到了遍布一整座山谷的古茶树群。”说起当时的经历,章中良眼底还是透着不可思议。
这是迄今为止杭州发现的最大一片古茶树群。
古茶树干比成人手臂还粗
采茶要爬两米多高的梯子
从富文乡政府出发去雪坑源,先要行车经过一条仅容一辆车通行的小道。
10多分钟后,车子到达一个停车场,这是为了方便保护古茶树,不久前新建的。
下车后徒步登山,山路很窄,最宽的地方勉强两个人并排。
一路可谓野趣十足——郁郁葱葱的山林间,四周的树木高耸,树干粗壮,树皮上覆盖着青苔和藤蔓,显得古老而沧桑;横生的枝杈常常挡住前行的路,轻轻拨开,脚下又会踩到刚露头的鲜笋;空气中还弥漫着泥土、树叶和不知名野花的清新香气。
“你们脚边就是古茶树。”走了一会,章中良指着路边一丛矮树说。
和平时看到栽种在缓坡梯田上的茶树不同,这些古茶树生长得自由散漫,树枝相互交错,一看就是太久没打理了。具体哪几棵是茶树,我们还再三辨认了一番。
“这些古茶树是灌木型中小叶种,都属于鸠坑种。”章中良说,去年发现后,浙江农林大学专家截取了一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树龄大多在120年至160年。
4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组织专家,对古茶树群的15株古茶进行了现场调査及树龄检测,4月22日出炉的古茶树树龄检测报告显示,最小的170年,最老的235年。
刚刚出炉的古茶树树龄检测报告,最小的170年,最老的230年。
除了采茶背篓,章中良还背了两架梯子,我们很快明白了他的用意。
满山的古茶树,有的生长在路边,弯下腰就能采摘叶子;有的长在溪对面的峭壁上,要趟过水才能采到;还有的足有三四米高,只能爬上梯子再伸手摘。
摘下来的青叶和常见的龙井43号等茶叶也不同,虽然也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方式采摘,不过古茶树的叶片更长、更肥厚,香气也更浓郁。
“去年我们尝试把这些茶叶做成绿茶和红茶,滋味确实不一样,有独特的‘丛香’。正如陆羽在《茶经》里所写:‘茶者,其地,上者生烂石’,意思是最好的茶叶生长在乱石缝中或乱石林立的地方。说的正是这片古茶树生长的环境。”
越往山谷里走,古茶树长得越大,有的树干比手臂还粗,用苍劲虬枝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根部的经脉相互缠绕,青绿的苔藓覆盖在树根上,特别抢眼。
为溯源寻遍群山
古茶树以前是村民收入来源
这片古茶树群是怎么发现的?
章中良详细介绍了发现经过——
那是2023年的下半年,当时富文乡正在建清平茶源馆——一个展示富文清平源流域栽茶历史的茶文化馆。为了追根溯源,他们就想在富文乡境内寻找古茶树。
富文清平源流域种茶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就是淳安主产茶区。改革开放以来,富文乡也是淳安县茶叶生产重点乡镇。其中,“清平源”牌千岛湖龙井茶还曾获淳安县首座“中茶杯”。目前,富文全乡的茶叶面积达到7000余亩。
为了寻找古茶树的踪迹,他们可谓翻山越岭。
先去了与建德交界的一座山,从建德方向开车直达山顶后,再一寸寸地向淳安这边摸索。但山上荒得太久了,寻找的进度缓慢。
去年一月一场大雪后的山里
想到古时候僧侣多种茶,他们又来到了乡里的乌龙寺。从老村民王顺根口中得知寺院后面有座茶焙山。王顺根还说,其祖上迁居到茶焙山时,山上就有茶树,而且当地还流传着一些关于古茶树的民间传说。“当时光听名字就让我很激动,因为既然叫茶焙山,那应该种了茶树;而且‘焙’也是以前村民做茶的一种方式。”章中良说。
根据王顺根的描述,去年一月的一场大雪后,章中良他们一头扎进雪坑源茶焙山区域,发现了成片的古茶树群。之后,又在荷山、王子谷等山谷都发现了古茶树。
这片古茶树以前为什么没人注意呢?
据当地人介绍,这片古茶树以前属于富文乡青田村雪坑自然村。
“在2007年雪坑、青田两村合并之前,这些古茶树是村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时他们也会对茶树进行管理。但2009年整村从雪坑源迁居到山下新村后,大家纷纷开起民宿、农家乐,山上的茶树就没人打理、茶叶也没人采摘了。”章中良说。
一直到去年,对山谷进行修整后,掩没在树林中的古茶树才得以“重见天日”。
填补杭州古茶树保护“空白”
即将亮相第七届国际茶博会
富文发现古茶树群,这一情况引起了多方关注。
富文乡既是杭州市“联乡结村”第33帮扶集团结对地,也是浙江民建助力共同富裕实践基地。
为此,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杭州市政协副主席郭清晔多次带队前往雪坑源探访这片古茶树群,杭州市林水局、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淳安县政协、淳安县林业局、浙江农林大学等也多次前往实地察看。
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赴淳安县调研乡村共富工作时,也走进了雪坑源,详细了解古茶树分布、种类、保护等情况。
为何大家对这片古茶树群如此上心?
“这是迄今为止杭州发现的最大一片古茶树群,对于进一步加强茶种质资源保护、弘扬茶文化、擦亮‘杭为茶都’品牌具有重要意义。”郭清晔说。
原来,杭州虽以“茶都”闻名,但目前已被列入浙江省古树名木名录的94棵古茶树中,杭州一棵都没有。即使是早已扬名的“十八棵御茶”、“鸠坑茶树王”,也都没经过古树认定。
所以,对这片树龄在120年以上的古茶树群进行认定和保护,将丰富杭州茶叶发展历史。
去年开始,富文乡就积极开启古茶树群保护工作,一方面将古茶树从村民们手中流转到村集体,并沿着古道在茶园核心区域安装了监控,防止人为破坏;另一方面,挖掘茶文化历史资源,完善茶园基建,打造古茶树打卡点等,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还考虑对古茶树群进行开发,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试制红茶和绿茶,找出最适合古茶树的制茶方式。”富文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叶红霞说,接下来,希望通过对雪坑古茶的开发,把全乡3000亩荒芜茶园带动起来,促进村民增收。
悄悄剧透一下,今年制作的雪坑古茶,将在5月21日的第七届国际茶博会上请大家品鉴。
记者 宣涛 视频 林叶杨 摄影 周涛
淳安微融圈 方红霞
我们大杭州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