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起义的头子在攻下大城市后,竟然在一座王府里翻出了一张两百多年前大将的人皮。

这事儿发生在1644年,张献忠拿下成都,闯进蜀王府,意外发现了明朝开国功臣蓝玉的遗物——一张被剥下来的人皮。



这玩意儿不仅把张献忠给震住了,也把一段埋藏了两世纪的血腥往事给抖了出来。那么,这张人皮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怎么就跑到了蜀王府?张献忠找到它之后又干了啥?

蓝玉——功劳太大反成祸根

要说这张人皮的主人蓝玉,那可是明朝初年响当当的人物。他是开国大将常遇春的亲戚,靠着战场上的硬本事,一路打出了名堂。

平云南、扫北元,战功堆得比山还高,最后混到了凉国公的位子,成了军中的大佬。可惜啊,这家伙风头太盛,脾气也硬,做事不怎么收敛。

朱元璋那时候正忙着收拾功臣,蓝玉这种人自然就成了靶子。

到了1393年,朱元璋给蓝玉安了个谋反的罪名,直接把他干掉了。这还不算完,顺手还牵连了一万多人,弄得人人自危。

这事儿后来被叫做“蓝玉案”,在明朝初年可是个大事件。蓝玉咋死的呢?正史上轻描淡写,说是“赐死”,但有些野史就不一样了,说他被剥了皮,还塞上草,做成了个吓人的东西。

这说法听着挺邪乎,到底是不是真的,史学家到现在也没完全弄明白。不过有一点没啥争议,蓝玉死得挺惨,他的下场也成了后来人嘴里常提的教训。

更离奇的是,蓝玉死了之后,他的人皮居然没被随便扔了。听说他闺女嫁给了蜀王朱椿,这层关系让那张人皮被送到了蜀王府。

有人说是给蓝玉留个念想,有人说是拿来警告后人,反正它就这么在蜀王府里待了下来,整整两百多年都没人敢动。



张献忠——从草根到血腥霸主

再说张献忠,这家伙跟蓝玉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的。蓝玉是正规军出身,张献忠却是从底层爬起来的狠角色。他早年干过捕快,当过边兵,后来犯了事儿差点被砍头,运气好才捡了条命。

到了1630年,天下乱成一锅粥,他干脆投了起义军,从个小喽啰一步步混成了头领。1644年,他带着队伍杀进成都,占了城,自封为皇帝,还起了个“大西”的国号。

张献忠这人,心狠手辣那是出了名的。他在成都没干几天好事,杀人的事儿倒是一桩接一桩。有人说他一天能杀好几百,积下来死的人得有几十万,连和尚都没放过。

他还搞了些奇葩规矩,比如不许藏金银,谁敢私吞就砍头。虽说也试着弄了个考试选官、造点钱币啥的,想撑起个政权,可他那股子暴脾气和滥杀的毛病,早就把老百姓吓跑了。

结果呢,民心没了,队伍也乱了,最后连自己都保不住。

三年后,也就是1647年,张献忠跟清军干了一仗,运气不好,被一箭射死,大西这摊子也就散了架。他这辈子虽然闹得凶,可落了个啥下场,大家心里都清楚。

蜀王府里翻出来的老账

1644年,张献忠进了成都,蜀王府自然跑不掉。他带人四处搜刮,把这地方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在府里一座不起眼的小庙里,他手下发现了个古怪玩意儿——一尊披着盔甲的人皮像。

旁边还有个老仆人哆哆嗦嗦地说,这东西是蓝玉的皮,当年朱元璋弄死他后,就这么传了下来,最后落在了蜀王府。

这事儿听起来挺瘆人,但张献忠倒没被吓住,反而觉得有点意思。他让人把这人皮取下来,自己留着,还派人拿到军营里给大伙儿看,说是鼓舞士气。

可这招儿没啥用,反倒让不少人心里发毛。毕竟谁乐意天天盯着张人皮打仗啊?

张献忠自己呢,也没从这东西上捞到啥好处,反倒变本加厉地学着朱元璋的老招数,剥了不少人的皮,想立威,结果把自己搞得更臭。



蜀王府这时候也没啥王气了。原来的蜀王朱至澍一看张献忠杀进来,干脆自己了断了,府里早就乱成一团。

那张人皮的出现,就像是给这段乱事加了个注脚,把蓝玉和张献忠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连了起来。

说到蓝玉那张皮,它能留到1644年也挺邪门。两百多年啊,风吹雨打都没毁了,偏偏让张献忠给撞上了。这不光是个巧合,还让人忍不住想,权力这东西到底有多毒。

朱元璋当年弄死蓝玉,留了这么个玩意儿,张献忠见了还照着学,俩人隔着两世纪,干的却是差不多的缺德事儿。

其实蓝玉这案子,当年就不是啥光彩的事。朱元璋为了稳住江山,对功臣下手一个比一个狠,蓝玉不过是其中最惨的一个。

张献忠呢,他本来是想翻身做主,结果也成了乱世里的一把刀,最后把自己也搭了进去。蜀王府那张人皮,就像是个老物件,把这两段血淋淋的历史串在了一起。

想深一层,这事儿还不单单是俩人的悲剧。蓝玉死的年代,朱元璋正忙着给自己儿子铺路,杀功臣杀得手都软了。

张献忠那会儿,明朝已经烂得差不多了,他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给这摊烂泥加了把火。

两百年的差距,愣是让一张人皮给连上了,这里面有啥道理?说白了,权力这玩意儿要是没个底线,谁碰谁倒霉。

再往大了看,蓝玉和张献忠的路子虽然不一样,可结局都让人叹气。蓝玉靠本事打天下,最后却栽在自己人手里;张献忠靠造反想翻身,结果把自己搞成了人人喊打的魔头。

一个是功高震主的下场,一个是失道寡助的教训。这俩人,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偏偏在蜀王府这地方碰上了,真是历史的怪圈。

说到这儿,还得提一句,张献忠找到那张人皮后,没多久自己也完蛋了。1647年,他死在清军手里,大西政权连个影儿都没留下。



那张人皮后来咋样了,谁也不知道,可能早就烂了,可能还埋在那儿。可它留下的故事,却让人忘不掉。

这事儿放到现在看,也挺有嚼头。蓝玉的悲剧,提醒着功劳再大也得低调,张献忠的失败,则说明光靠狠劲儿撑不起天下。

蜀王府的那一幕,就像是张老照片,把明朝开头和结尾的血腥味儿拍得清清楚楚。历史这东西,有时候真挺会开玩笑。

最后说说吧,蓝玉和张献忠,一个是明朝初年的顶梁柱,一个是末年的搅局者,俩人差了整整两百多年,却因为一张人皮扯上了关系。

蓝玉倒在皇帝的猜忌里,张献忠栽在自己的暴虐上,蜀王府不过是他们命运交错的一个点。这段往事告诉咱们,不管是英雄还是魔头,玩不好权力的游戏,下场都不会太好看。

参考资料
《明史·蓝玉列传》
《蜀警录·蜀乱》
《张献忠 - 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