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联邦公报网站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称“根据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法》,继续执行第14024号行政命令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一年”。这相当于将前总统拜登推出的一系列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延长一年。据了解,2021年4月,时任总统拜登根据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签署第14024号行政命令,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所谓“俄罗斯联邦政府‘特定有害外国活动’对美国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构成的异常和特殊威胁”,并宣布相关制裁措施。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前口口声声“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但这番话已许久未提。目前的美国在搞出向全球加征关税的闹剧以后,在斡旋乌克兰危机方面似乎也无法按特朗普预设的轨道前进。哪怕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表示俄美总统会晤将在适当时候举行,美国的态度却开始变得难以捉摸。

虽然这是延长原有制裁而非追加新制裁,但此举还是释放了比较强烈的信号,那就是特朗普口中的对俄制裁,并不是说说而已。这次延长制裁也可以视作特朗普给普京的一个警告,如果俄方的所作所为还让美方不满意,美方不排除继续加码。特朗普之所以如此着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在推动俄乌停火一事上,他已经把话说得太满。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能成功,将给自身带来巨大的声望,但如果失败,迎来的大概率是外界的不屑和嘲笑。

特朗普此次延续制裁,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两党在对俄强硬态度上的延续。在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中,对俄强硬立场长期以来都能获得部分政治势力的支持。通过延续制裁,特朗普政府试图展现其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决心,在国内获取政治资本,巩固自身政治地位。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试图通过持续制裁削弱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限制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的战略拓展。



普京(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预测,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美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迅速下降。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表示,俄方已准备好向中国供应尽可能多的石油。鲁登科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说:“我们准备提供足够多的石油,以满足中国的需求。我认为,中国将首先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如果他们需要购买石油,我们当然会向中国出口石油,但这取决于我们中国朋友的选择。中国需要多少石油,我们就准备尽可能供应多少。”

其实就目前中国进口石油成分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俄罗斯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量的20%,其次是沙特阿拉伯占14%,然后是马来西亚、伊拉克、阿曼等国家。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石油在中国市场上占很大一部分。这是中俄两国互利共赢的见证,当然俄罗斯也不会因为美国一届总统忽然的示好,就动摇与中国长达几十年的友谊基本盘。如今特朗普上任百天来,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成果,反而给世界添了个大麻烦。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退两步进一步”的策略,本质是在经济现实与政治理想间寻找平衡点。对华关税的局部松动,是对市场规律的妥协;而对俄制裁的延续,则是地缘博弈的延续。这种两面性政策短期内或能缓解矛盾,但长期来看,美国仍需面对一个根本问题:当“美国优先”遭遇“全球化不可逆”,单边主义是否真能带来持久繁荣?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