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四三条胡同曾住着一墙之隔的两位著名美女,她们就是住在二十六号的梨园名伶孟小冬和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鲜为人知的是,两位美女经过朝夕相处俨然成了闺蜜,无话不谈。
孟小冬的传奇人生被大多数人所知,她一生经历过两场婚姻,与梅兰芳的爱而不得,还有与杜月笙的白头偕老。
然而,作为闺蜜的王敏彤却正好相反,她一生相亲过多次,但直到去世都是孑然一身。
王敏彤原名“完颜立童”,由于其父亲完颜立贤人称立五爷,所以她的名字也可称作“立童记”,金朝时期的名将完颜兀术便是她的祖先。
民国时期,大批满族人士纷纷改姓,由于祖上是金朝人,“金”译成汉语就是“王”,因此王敏彤与家人都改姓为了“王”。
王敏彤的母亲也不是普通人,她是乾隆皇帝长子永璜五世孙溥煦的孙女,名叫爱新觉罗·恒慧。另外,恒慧还是婉容皇后的姨母,因此王敏彤叫婉容表姐。
家世的显赫,使得王敏彤从小就受到了贵族的教育,思想、行为都与普通人有一定的区别。这也是王敏彤难嫁的原因之一。
王敏彤出生于1913年,当时清政府已然没落,但溥仪仍住在紫禁城内,民国政府还要按月例给爱新觉罗家族的亲眷发放银两。再加上王敏彤家本来就资产颇丰,所以王敏彤从小没受过一点儿苦。
1922年,皇帝溥仪和婉容大婚,皇室成员应邀前往,只有9岁的王敏彤也被带去现场参观。
这是王敏彤第一次入皇宫,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家族里奉为神明的“皇帝”。看着一袭红衣且一脸威严的溥仪,给王敏彤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从此,王敏彤的心里莫名其妙对溥仪种下了执念,不过,当时家人对她的想法并不知情。
很快,王敏彤就长到了17岁,按照家族传统,父母将要为她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郎君。在众多皇亲贵胄中,王敏彤父母看中了爱新觉罗家族中另一户子弟,两家迅速定下婚期。
可就在等待结婚的期间,男方却传出了生活不检点,与戏子纠缠不清的丑闻。王家怎肯让金枝玉叶的女儿嫁给这种男子,便愤怒地上门退了亲。
在这之后,由于清王朝的彻底没落,皇亲贵胄的地位渐渐下降,王家也不再门庭若市。王家又不肯让王敏彤随便嫁人,所以王敏彤的婚事就这样耽搁下来了。
当时,像王敏彤这样的封建家庭,女子要是20多岁还没有结婚,就会被街坊邻居和家族中的人嘲笑。但王敏彤并不在乎,因为她心里其实最中意的还是溥仪,没人议亲正中她的下怀。
1932年,溥仪受日本人蛊惑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那些皇亲国戚就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纷纷涌入东北。
王家也收到了溥仪的信儿,说要与王家结亲,不过结亲的对象却是溥仪的亲弟弟溥杰。能与“皇帝”结为亲家王家自然喜不自胜,连忙给王敏彤张罗婚事。
可事情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很快王家就再次接到了溥仪的信,表示婚事取消,原因是溥杰要与一名日本女子结婚。王家再次失望,王敏彤却松了一口气
眼看着女儿的年龄一年大似一年,王家父母哪能不着急,但王敏彤就像没事儿人一样,每天品茶、插花、弹琴、看戏,无比逍遥。王家以为,女儿估计早就没有了结婚的心思,所以到最后也放弃了。
可就在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王敏彤却突然向母亲说:“额娘,我准备嫁人了。”
恒慧惊喜,忙问女儿看对了哪家男子,只见王敏彤慢悠悠地说:“就是我姐夫溥仪。”
原来,当时已经是1959年,溥仪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回到了北京。王敏彤早就听说表姐婉容去世的消息,所以自认为有了机会。
恒慧高兴不已,好不容易女儿有了嫁人的心思,身为母亲的她自然不能不管。因此她千方百计,终于和溥仪取得了联系,称要请他吃饭。由于许多年不见亲人,溥仪也渴望与族人取得联络,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当天,溥仪如约而至,恒慧也摆满了一桌子亲自做的珍馐。落座后,溥仪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边吃还边夸赞恒慧的厨艺好。
王敏彤自然也在桌上吃饭,溥仪也客气地向她问了好,这让王敏彤心里一阵高兴。但溥仪没有料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一阵恼怒。
趁着溥仪高兴,恒慧赶紧表明心思,说:“你刚刚重获新生,身边连个贴心的人也没有,正好我姑娘还未结亲,让她伺候你如何?”
听到这些话,溥仪顿时冷了脸,坚决拒绝了这门亲事。从此以后,王家多次邀请溥仪吃饭,溥仪都没有应邀。
1962年,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溥仪与普通女子李淑贤结为夫妻,据说王敏彤得知后大哭一场。不过,王敏彤并没有就此罢手,即便溥仪有了妻子,她也经常去看望溥仪。
据李淑贤回忆,婚后她患上了子宫肌瘤,有一段时间住院、做手术。王敏彤还以为李淑贤患上了难以治愈的癌症,竟满怀希望地等待溥仪“续弦”。溥仪得知后十分气愤,表示:“她这是白高兴,什么时候我也不能要她!”
后来,溥仪患了重病,躺进了医院,王敏彤依旧隔三岔五地看望溥仪。当时医院规定,病房只能进一个家属,只要外面的家属牌不见了,就说明病房已经有一位家属在陪伴了,其他人也就没有进去的理由了。
有一天,李淑贤提着饭盒来到医院,刚来到前台,就看到溥仪的家属牌不见了。她问护士谁在里面,护士却说:“病人的妻子。”
李淑贤气愤不已,冲到病房门口就推开了门,就看见王敏彤在里面。她一把夺过家属牌,催促着王敏彤赶紧离开。
还有一次,弟妹嵯峨浩来看望溥仪,一进门就听溥仪骂道:“你赶紧给我滚!”嵯峨浩以为在骂她,一脸委屈,李淑贤赶紧上来解释,指着王敏彤说:“是在说这位,不是说你!”
溥仪究竟为何如此不待见王敏彤?其实溥仪有两点考虑。第一,王敏彤的身份是乾隆后人,思想落后,他好不容易变得先进,怎么能让这样的人拖自己后腿;第二,溥仪认为王敏彤对自己没有爱情,只不过是看中他之前皇帝的身份,所以两人不合适。
然而王敏彤却对溥仪的避而远之的态度并不上心,一直期盼着能够成为溥仪的妻子,可惜这个愿望始终没能实现。
1967年溥仪去世,王敏彤自己也陷入了风波之中,始终未婚。
据东四三条的老人们说,王敏彤在溥仪死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落魄生活,完全没有了往日“格格”的形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
不过,在日子好起来后,王敏彤又恢复了以往的状态,说话、走路都拿捏着范儿,一提起自己的家世总是:“我父亲在大金国那会儿……到我这里就不行了……”
据说在改革开放以后,溥仪的另一个弟弟溥任想要娶王敏彤为妻,但遭到了王敏彤的拒绝,她说:“一个是你比我小,另一个我不能围着你们兄弟打转。”不知王敏彤是看淡了人生,还是依旧思念着溥仪。
2003年,王敏彤被国家送到了养老院,这位老人准备在这里过完自己的一生。但可惜的是,有一次她吃饺子,噎在了喉咙里当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