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解冻,春意渐浓,鄂尔多斯市沿黄灌区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区一片繁忙景象。沉砂池正在蓄水过滤,农技人员操作滴灌系统,农牧民们忙着拉运有机肥……作为内蒙古沿黄盐碱地典型代表之一,鄂尔多斯市今年计划完成7.5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任务,重点推进达拉特旗、杭锦旗、准格尔旗等核心区域治理。

为做好今年盐碱地春耕生产工作,鄂尔多斯市坚持“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技能培训”的工作路径,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技术攻关方面,鄂尔多斯市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盐碱地种质资源和改良技术储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制定完善耐盐碱作物智能育种加速器和梯度盐田试验方案,进一步加快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种植,加快推进“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为耐盐作物打开增产空间。同时结合“揭榜挂帅”项目,组织专家团队在达拉特旗、杭锦旗建立2个以上技术攻关区,强化技术攻关。

在推广应用方面,全市盐碱地逐步配套灌溉排水系统,重点推广精准水肥滴灌等工程改良技术,配套实施生物改良和农艺调控措施,提升盐碱地产能产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试验效果,全市盐碱地项目区强化农资储备,做好农家肥、腐植酸等肥料调运工作,积极调运60台套专用农机具投入春耕生产,确保农资供应充足,项目实施效果显著。

在技能培训方面,为有效推动全市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开展,积极举办培训班,提升全市业务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强化工作技能,推动工作落实。结合耕地保育服务队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指导服务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农牧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同时为有效增加盐碱地利用效率,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考察学习,深入了解耐盐碱作物产业链条构建及系列产品加工等内容,实地查看耐盐碱作物种植特性以及其在盐碱地上的产量表现,为鄂尔多斯市盐碱地种植提供参考。

谷雨已过夏将至,鄂尔多斯市盐碱地春耕生产正值加速阶段,全市农牧部门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让每一寸盐碱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鄂尔多斯贡献。(贾宇)

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