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种植与加工,是镇安镇旺洞村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探索,肉桂产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谷雨时节前后,旺洞村的村民们正抢抓利好天气,纷纷上山采收肉桂,晒干后供应市场,期待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日前,记者来到旺洞村肉桂种植基地看到,农户们手持电锯,熟练地锯下树干,随后拿起刀具或牛角锹,按照约40厘米的间距将树皮分段剥下,再整齐地堆放在一旁。新鲜剥下的肉桂树皮,散发着特有的浓郁香气,弥漫在整个山间。
旺洞村村民 何耀坤:今天一天的开桂量有两百多斤,拿回去需要晒干,晒一天半到两天就可以进行售卖,厂家会直接到户收购。
据介绍,肉桂每次采收都要“拦腰截断”,只留下树桩。立夏过后,树桩便会慢慢长出新芽,大概两三年时间又可以再次采收。而且,肉桂全身都是宝,桂皮、桂枝、桂柴以及桂叶,均可作为香料或药材使用。
旺洞村村民 何灿荣:现在“开桂”一直到立夏,我家的产量预计有1500到200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值,加上桂柴、桂叶、桂碎,收入有一万六千元左右。
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旺洞村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不断发展壮大肉桂产业,种植面积超1.2万亩,种植农户500多户,村内还补强补全产业链,建设了肉桂加工厂,进一步提高肉桂产品的品质和深加工价值,有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参照往年的种植加工情况和今年的市场收购价格(桂皮640元/100斤、桂枝30元/100斤),全村今年年产桂皮约300吨、桂枝约500吨,肉桂相关产业总产值可达500万元。
旺洞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张清泉:目前,旺洞村设有肉桂联盟点,带动石坳村和幌伞村的村民共同种植,增加村民收入。同时,我们联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研发剥皮机,着力解决人工剥皮难和慢的问题,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记者丨林 劲
一审丨黄海志
二审 丨谭 玮
三审丨林伟志
创文:
觉得不错,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