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区40余名教研员开展"小而精、实而新"的教育数字化专项培训,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行动路径,推动"五高工程"建设迈向新高度,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可借鉴的智慧教研范本。
作为深化“高站位谋划、高质量落实、高效率协同、高智能赋能、高成果转化”五高准则的关键行动,本次培训聚焦教育数字化与教研实践的深度融合。区数智研训部负责人深度解读《指导意见》,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与AI工具在教研全场景的深度对接目标,着力构建科学化、数据化的循证教研闭环。
在教研体系创新环节,重点剖析"区—校—学科"三级教研网络构建路径,借助国家平台"群组教研管理"模块,实现跨校教研数据的实时共享,为教研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现场实操演示中,教师运用"白泽智慧学伴""AI智能搜索"等工具,仅10分钟即完成《单元整体教学课件》制作,备课效率大幅提升;通过“Deepseek数字教学工具箱+AI”融合应用,系统可依据学情数据智能推荐差异化教学资源,形成覆盖备课、授课、评价的全流程数据链条。
分组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运用AI证据改进课堂教学”展开头脑风暴。中学研训部提出的“作业错误类型证据链”方案,在江机中学试点后,教师精准教学干预效率显著提升;小学研训部基于"课堂提问有效率"数据分析,开发《群文阅读问题库》,将AI生成的高阶思维问题纳入课堂评价体系,生动展现了AI技术与教研场景的深度融合。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凇宇
图片来源:吉林市教育
责编 冯荟羽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