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工作状态,能把过去的事完完整整地用文字描述出来,但除了写作之外,对于时间的记忆力就不太好了。孩子的生日、结婚纪念日,还有其他和节气紧密相关的节日等,我能记起的实在不多。

被批评的时候,我总以“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为由辩解。当然这个借口是苍白无力的,不记得自己生日可以,怎么能不记得与家人有关的重要日子呢?

据说男人日常生活中最害怕三句话,分别是“XXX(全名),你过来一下”“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你想想,你错在哪儿了”。

作为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我通常在第一句话传到耳边时就恍然大悟了,眼睛迅速看向时钟,大脑飞速计算。可惜还是迟了一步,那个重要的日子都快结束了,甚至已经到了第二天。

男人不是记性不好,是缺乏必要的提醒,但女人往往不爱提醒,她们会觉得,一件事情到了需要提醒才被记得的地步,就没啥意思了。这是两性思维差异所在,但也并非无解。

比如某年我忘记了结婚纪念日,不但在第二天补了大餐和礼物,还被罚款一万元。本来总共2000元就能搞定的日子,花了5倍的价钱才平复,教训可谓“惨痛”。后来,即便记得清清楚楚,仍然没逃过“果然男人得到了就不知道珍惜”的批评。

对于这句话,有很多解释。有人说这是男人的生物特征,追求过程中会体现出来写在基因里的热情与专注,拥有了“猎物”之后就会因为满足而懈怠。还有一种说法,男人是理性动物,会把所有事件进行分项排列,重要的往前排,占据更多大脑顶叶;不重要的往后排,需要被反复提醒后才能“插队”优先处理。但谁又能说那些值得庆祝与纪念的日子不重要呢?

所以,在男人自身需要多检讨、多反思之外,女人也要充分考虑到男人的这一性别特征,以理性的“手段”取代感性的批评。

比如,可以心平气和地口头或者书面约定,忘记重要的日子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可以商量作为一项“任务”,女方有必要尽到提醒责任;或者干脆挑一个时间,对一年当中重要的日子进行梳理,然后记录在各种记事App上,让闹钟到点儿就准时响起……当然,要是有男人觉得麻烦,那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了,属于原地打转,需要严肃认真地谈谈。

认可了这一办法之后,再发生遗忘事件,大家都可以合理地解释一下:“不是不珍惜,就是记性差。”释然之后,大餐照吃、鲜花照送、红包照收,不亦乐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