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宝马集团以“新世代”技术集群为核心,首次在中国公开展示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及多项突破性技术,揭开下一代电动化与智能化战略的面纱。从电子电气架构重构到人机交互革新,从电池技术升级到本土化AI深度定制,宝马正以系统性技术迭代回应智能电动时代的竞争。
宝马首次提出“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BMW驾控超级大脑、全景iDrive交互系统及大圆柱电池架构。其中,BMW驾控超级大脑通过集成动力传动与动态控制系统,将车辆响应速度压缩至1毫秒以内,这一数值较当前主流控制系统提升约5倍。电子电气架构层面,新世代车型引入四大“超级大脑”分工体系,分别掌管驾驶动态、车载娱乐、智能驾驶辅助及基础功能模块,实现硬件协同。
在人机交互领域,宝马推出全景iDrive系统,其核心为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结合超近距投影与纳米涂层风挡,打造纵向分层信息流。配合3D抬头显示、双辐超感方向盘及向心中控设计,形成以“视觉锥”为导向的交互逻辑,试图在信息密度与驾驶专注度间建立平衡。
针对中国市场,宝马首次披露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的开发细节。该系统基于2500小时本土用户研究,重点优化导航、语音、娱乐等五大高频场景,深度集成高德3D高精地图及本土数字生态服务。值得关注的是,系统界面引入“二十四节气”等东方美学元素,试图在功能性与文化认同间建立连接。
宝马宣布年内为在售车型接入DeepSeek功能,而国产新世代车型将标配两大专属AI智能体——“用车专家”与“出行伴侣”。前者基于阿里千亿参数大模型开发,支持多指令复合执行;后者则聚焦出行场景的个性化交互。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强调,这标志着宝马从“功能集成”向“认知协同”的转型,AI将成为深化本土化战略的技术支点。
首款国产新世代车型BMW iX3L已进入测试阶段,计划2026年上市。宝马同步公布产品矩阵规划:2025年在华投放超10款新车,2026-2027年新增20余款车型,涵盖新世代系列及燃油、混动车型。现阶段,新BMW 3系50周年限量版、电动MINI JCW(参数丨图片)等差异化产品同步亮相,展现“燃油与电动并行”的过渡期策略。
在电池技术路线选择上,宝马押注大圆柱电池架构,宣称其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较现有方案提升15%-20%。生产层面,沈阳生产基地已完成新世代车型产线改造,本土研发团队深度参与车型开发。生态合作方面,宝马与字节跳动深化AI营销系统开发,试图构建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链数字化能力。
齐普策在发布会上重申,新世代不仅是产品代际更迭,更是宝马从“汽车制造商”向“科技集成商”转型的关键跳板。面对中国市场的技术迭代速度与竞争强度,这家德国豪华车企正试图以“系统级创新+本土化定制”双引擎驱动,争夺电动赛道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