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任文岱
责编|苑航
正文共2853个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近日,在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北京市延庆区法学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走进永宁镇和平街村,延庆区法院、检察院等单位的法学法律工作者走到群众中间,围绕群众法治需求宣讲法律法规,为村民奉送了一份丰盛的法治大餐。
这是延庆区法学会践行“法治为民”初心使命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延庆区法学会聚焦高质量服务全区法治建设,以“抓保障、盯重点、搭平台、聚人才”为主线,在服务区域发展大局中主动作为,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中精准发力,为最美冬奥城建设和全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高位推动 夯实法学会履职制度根基
3月26日,延庆区法学会在儒林街道温泉南区西里社区举办助力“五零”社区启动仪式。延庆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延庆公安分局、儒林街道等单位悉数参加活动。这是延庆区法学会以牢固制度根基支撑高效履行职责的一个缩影。
决策是先导、保障是基础、落实是关键。延庆区法学会围绕高效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保障机制、落实机制,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方向不偏、步子不乱。
通过召开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决策要求、总结阶段工作成效、查找分析问题短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通过健全完善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等会议制度,建立定期报告机制和沟通联络机制,完善议事、重大事项报告、学术活动、会员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制度,实现了运行管理规范高效、工作落实有板有眼。
延庆区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庆区委、区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法学会工作,将法学会工作纳入全区基层治理大盘统筹谋划。当前,已通过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三级会议”制度,构建起“区委领导、区委政法委统筹、法学会协调、各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
精准发力 守护区域发展三张“金名片”
世园、冬奥、长城是延庆区的三张“金名片”,也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延庆区法学会紧紧盯住全区工作重点重心,充分发挥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持续为守好守住三张“金名片”贡献法治力量、提供法治保障、注入法治智慧。
2019年北京世园会闭幕后,如何保障世园村的后续良性运转成为新课题。为此,延庆区法学会组建了“法融未来”服务队。服务队进驻世园村担任法律顾问,发布《会员倡议书》,以“共建”带“共治”,成功化解案件500余件,开展普法服务2000余次,受众群众达35万余人次。
近年来,延庆区全力建设“最美冬奥城”,绘就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图景。延庆区法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最美冬奥城”建设提供法治支撑。组织专家会员撰写并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冰雪运动风险防范白皮书》,还联合北京市律协制定《支持延庆高质量发展高端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为冬奥场馆建设、生态保护、赛事运营等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针对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延庆区法学会通过“法律门诊我来选”活动,定期定点开展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服务,助力冰雪“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近年来,延庆区法学会还积极探索长城文物保护法治路径,为推进长城文物保护注入法治智慧。针对长城刻字、文物破坏等问题,延庆区法学会牵头召开“长城刻字问题的法律规制与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座谈会”“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及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学术研讨会”,邀请法学专家共商对策,协同推动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协调区政法单位加大对损害文化遗产行为的打击力度,起到良好警示效果。
此外,延庆区法学会还组织邀请9名长城法治保护领域专家教授共商长城保护对策,梳理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衔接、强化教育引导和科技应用、增设体验项目等多个研讨成果,为相关部门打击长城刻字等破坏文物行为、传承长城文化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鉴的意见建议。
多元共治 为基层治理筑牢平安法治底座
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法学会的职责使命。延庆区法学会聚焦做实做细“法学研究、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三个重点工作,聚合调动会员力量,通过多领域多渠道搭建平台,为基层治理筑牢平安法治底座,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通过繁荣法学研究,延庆区法学会凝聚智慧为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建言献策。近年来,延庆区法学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法治论坛”“冰雪运动法治论坛”等学术论坛,先后提交征文500余篇,形成法学研究成果114项,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数字检察、环境资源审判等法治领域有多项学术成果成功转化。
围绕“四个重大”,延庆区法学会组建了94名由各政法单位业务骨干、法律实务工作者及律师组成的法学咨询专家队伍。横向由法学会整合区内现有资源解决一般问题;纵向联络市、区两级法学咨询专家深入基层,会商研判重大疑难复杂问题,确定解决思路,推动及时化解,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法律支持。
目前,延庆区法学会已构建起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基层服务站点,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延庆区法学会通过将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法学咨询专家工作有机结合,三级服务站点实现有徽章标识、有专家参与、有制度上墙、有管理机制。例如,围绕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延庆区法学会在中关村延庆园设立法治服务站,编制《在线解纷口袋书》,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100余次,为加速延庆休闲度假商务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在普法宣传上,延庆区法学会通过多维矩阵服务群众工作生活、培育群众法治信仰。“刷单就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日前,在延庆区儒林街道,延庆区法学会组织法学咨询专家开展了一场以“拆解诈骗套路”为主题的法治讲座,专家通过现场互动,以真实案例揭露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在永宁镇和平街村,延庆区法学会打造了全长850米的法治文化一条街,制作了100余块展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据悉,延庆区法学会已形成“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的立体宣传格局。围绕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聚焦法治热点难点问题,每季度举办一场“双百”活动和一场“基层行”法治宣讲活动。在宪法、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中,通过制作“以案释法”宣传展板和案例汇编等形式,有效提升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此外,还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村长”“法律明白人”等志愿服务队作用,让公益法律服务者成为群众身边最接地气的普法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延庆区正在打造区法学会法律服务站。该服务站可满足法治宣传、培训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需求。建成后的服务站将定期开展法治沙龙活动,围绕长城保护、生态保护、低空经济等主题开展“妫川论见”活动,力争成为广大法学会会员之家。
从社区到乡村,从园区到景区,延庆区法学会持续为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法治动能。延庆区法学会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将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信心、实干担当、求真务实,不断提高法学会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最美冬奥城、加快推动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法学会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