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农村很多地方还是实行土葬,如果村里有人逝世之后,很多的地方的习俗就是由村里人给死者抬棺送行

一般都是由村里的青壮年,组成8人,12人或者是16人的抬棺队伍,有的地方都叫金刚,有的地方叫抬龙杠。



现在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这种抬龙杠的很多都是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出丧抬棺材是一个很繁重的体力活,如果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也容易出事情的。

这不,常德桃源县漆河镇,就发生了一起为邻居家抬棺引发的意外死亡纠纷。



当时村里有一户张姓人家办丧事,张大姐的丈夫在邻居家出殡的这一天,安排的活抬是棺材。

在农村,为丧家主事的人,会根据村里每个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安排不同的活。

张大姐的丈夫按照主事人的这个安排,当天抬棺上山的时候,突发心梗,还来不及抢救就离世了。

人死不能复生,张大姐从悲痛之中清醒过来之后,找了邻居张师傅家,毕竟自己的老公是为他们家办丧事时发生的意外,张师傅家要给她一定的经济补偿。



张师傅家本来就办的是丧事,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两家人为这个补偿金啊,一直没有谈好,两家的矛盾也是越积越深。

为了能化解邻里的矛盾,维护乡村邻里关系的和谐和稳定,常德桃源县司法局漆河司法所携手漆河法庭,历经数小时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意外死亡引发的棘手矛盾纠纷。



双方携手达成了协议,握手言欢,村民们也对这起调解表示满意,网友们看了也有自己的一些观点。

村里办丧事主事的这个人很关键,一定要清楚明了,村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果贸然安排事情的话,有的时候是好事办成坏事。



也有人认为,主家不应该给经济赔偿金,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问题,自己不清楚吗?可以不去抬这个棺材呀。

有一个网友解释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当地的风俗就是村里有人过世的话,必须由村里每家每户出一个劳力来帮忙,由主事的人来分配不同的工作。



主事的人会根据每一个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办丧事就会用一张白纸,办喜事就会用一张红纸,写上每一个人的名字和对应的工作,贴在主家的外墙上。

村里的人就会根据这张白纸和红纸上的工作安排,各司其职,帮主家做相关的事情。

如果你不去的话,会引起村里人讲闲话,一旦你们家也有事的时候,别人可能就会不愿意来。



只是现在抬棺材这个活,很多的地方都是用机械来替代,不知道当地为什么还会用人工来抬棺材。



看到很多网友的评论,有人主张要给经济补偿金,也有很多人认为不需要给。



你们那的风俗是怎么样?

对于这件事情,您又是怎样的一个看法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