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上午,重庆江津区三线建设研究会第二届换届选举大会圆满落幕。这场承载着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的会议,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标志着江津三线建设研究事业迈入新阶段。3539文创园负责人刘洪当选会长,刘思平、吴红宇等分别当选副会长兼秘书长。换届大会由吴红宇同志主持。
吴红宇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艾新全,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代俊军等领导同志全程指导,体现了对三线建设历史研究的高度重视。在庄严的议程中,大会首先宣读了区委组织部关于陈春艳、向奇峰同志兼职的复函,随后系统审议了《重庆市江津区三线建设研究会第一届工作报告》《章程修改报告》和《财务报告》三大核心文件。经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的第二届理事会成员构成既保留了资深研究者,又吸纳了新生力量,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
新当选会长 刘洪
新当选会长刘洪在就职讲话中深情回顾了研究会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为3539文创园的运营者,他特别强调将把工业遗产保护与三线精神传承深度融合:"江津作为重庆三线建设的核心区域,现存23处三线工业遗址,我们要让这些沉默的厂房成为讲述历史的活教材。
艾新全副会长讲话
艾新全副会长代表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致辞时,高度评价江津研究会在三线人物访谈、文献数字化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代俊军副主任讲话
代俊军副主任代表区委党史研究室提出的三点希望,为研究会未来发展锚定方向:要求深挖江津作为"三线建设后勤保障基地"的独特历史地位,系统整理军工企业"军转民"转型史料,重点研究三线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历史渊源。这些指导性意见与当前国家重大战略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呼应,赋予研究会更宏阔的研究视野。
会议结束后,与会者还参观了承载着三线记忆的3539文创园,这个由原国营3539厂制鞋车间蜕变而来的文化空间,恰如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既有钢铁般的坚韧,又焕发创新的活力。正如刘洪会长所言:"我们不仅要成为历史的守护者,更要当好精神的传火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江津三线建设研究会新一届团体,正以独特的姿态投身于这场跨越时空的接力赛。
印象重庆网 刘永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