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特斯拉跌惨了!2025 年一季度,它的净利润同比暴跌71%,只有4.09亿美元!马斯克估计也急了,他说,5 月要“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打工,回归公司运营。
但问题来了——这位每天忙着发推特、管火箭、当美国‘编外官’的硅谷钢铁侠,真能救回跌跌不休的特斯拉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特斯拉现在面临的危机:
1. 交付量暴跌:老车卖不动,新车没跟上
最直观的数据:今年 Q1 特斯拉全球只卖出 33.67 万辆车,同比暴跌 13%,创下 2022 年疫情停产以来最大跌幅!为啥?
首先是全球四大工厂集体“罢工”—— 美国加州、德国柏林工厂为了升级 Model Y 生产线,整整停产 20 天,直接少造 10 万辆车;
更要命的是,Model 3 和 Model Y 这两款老网红车卖了6年没换过新衣服,隔壁比亚迪海豹、蔚来ET5今年都甩出‘续航超 1000km + 终身质保’的王炸,特斯拉总不换血,消费者还能爱多久?
2. 马斯克当官代价:被抵制特斯拉损失惨重
马斯克算是栽了!去年他接下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活,干三个月就让特斯拉损失惨重,结果加州市场份额直接暴跌11.6%,12%的美国消费者明确说‘因为马斯克掺和政治,再也不买特斯拉。
更惨的是股价,今年以来跌了 37%,投资者心里明镜似的:你一个车企老板,天天往白宫跑,谁知道是搞政策还是搞内斗?
3. 还有个隐形炸弹 —— 关税!
美国现在嚷嚷着‘电动车必须用北美产电池,但特斯拉美国工厂20%的电池直接从中国进口,30%靠墨西哥的中资工厂中转。要是政策落地,每辆Model Y得额外交3000美元关税!所以,就连马斯克都说:“利润率这么低,关税就是要命。”
而这些危机,都是特斯拉利润暴跌的因素,马斯克应对的策略,目前可能会有这些:
1. 从5月起,马斯克每周只花1天“打卡”政府工作
说白了就是“挂职留薪,主业优先”。最直接的改变是上海工厂 —— 之前因为他没空签字,Model Y 改款拖了半年,现在新车型 6 月就能量产,还加了中国消费者最爱的后排座椅加热,能不能挽回更多中国用户?
2. 重启4680 电池 + 锂矿自给自足
为了压缩成本,马斯克一方面重启难产3年的4680电池,号称能量密度提升 54%,成本降低 54%;
另外,今年 Q3 得州锂矿厂投产后,电池原材料自给率能从 30% 提到 70%,但得州精炼厂是否经济划算,是否拥有完整的配套电池生产供应链,可能还是要打一个问号。
3. 应对关税的手法
马斯克多次在白宫求着政府给“关键矿物豁免清单”,但另一方面,他私下里早把中国产的 Model Y 直接出口到加拿大,绕过“北美原产地规则”;
同时墨西哥新工厂加速建设,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厂跟着搬过去,玩了一手“离岸组装避关税”。但这招有个隐患 —— 美国要是较真‘电池必须 100% 北美产’,特斯拉至少得再砸 200 亿建厂,但赌输了可就真没退路了。
4. 其他方面的破局
特斯拉的廉价新车型,仍将按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生产;Cybercab 无人驾驶出租车 6 月在奥斯汀试点,2026年投入大规模生产;还有Optimus机器人也在试产中,同样是2026年量产。
如果计划顺利,会成为特斯拉新的业务和营收增量,但谁能确定这不是马斯克画饼呢?毕竟这些都是他们说的预计计划。
这么来看的话,特斯拉是否像极了考试考砸后临时抱佛脚的尖子生?紧急状态下:马斯克准备断了政府的念想,并紧急押宝技术突破,还玩起政策擦边球。
但留给马斯克的时间不多了 —— 比亚迪Q1全球卖了100万辆,其他新势力也都在跃跃欲试,抢占特斯拉市场。所以,你觉得马斯克这次“弃政从商”后,真能救回特斯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