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颜靖尧 周妮)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4月23日,宿迁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发布了《宿迁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据悉,宿迁始终将新型城镇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方案》的制定,既是对国家和省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也是立足宿迁实际、回应群众期盼的关键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经过五年的努力,宿迁将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城镇体系更完善,“1129+N”城镇体系全面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0%左右。二是公共服务更均衡,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全面取消户籍限制,加快补齐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基础设施短板。三是产业支撑更强劲,点上构建支撑力和带动性更强的县域特色产业体系,面上以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为主要依据构建市县发展空间格局。四是生态底色更鲜明,着力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的全域“江苏生态大公园”,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围绕上述目标,《实施方案》部署了四大重点任务。
均衡公共服务,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补齐关键短板,逐步建立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人口聚集,提高城镇化质量。包括持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健全公立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城乡“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全面提标市政基础设施4项举措。
坚持产业强基,推动产城互动融合。以全域潜力地区为发展定位,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统筹推进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包括坚持分类施策,切实提升地标产业识别性;聚焦转型升级,切实提升园区载体承载功能;实施产教融合,切实提升新市民创业就业素质能力3项举措。
强化一体统筹,推动区域深度融合。在现有“1129+N”城镇体系基础上,构建形成“一核三极、一轴三带、多点支撑”城镇“雁阵形”融合发展新格局。包括推动向心发展,理顺城镇发展方向;突出向“新”发展,统筹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内外联通,提升全域要素流动水平;放大共建效应,借力推进就地城镇化4项举措。
擦亮生态底色,推动“三生”全面融合。以绿色、低碳、便捷为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更大力度推动生产结构转型、生活品质提升、生态质量改善,着力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的全域“江苏生态大公园”,擦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底色。包括突出绿色化、高端化,推动生产结构向节能智能转型;突出低碳化、智慧化,推动生活方式向清洁便捷转变;突出价值化、产品化,推动生态底色向发展成色转化3项举措。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接下来,宿迁将以《实施方案》为蓝图,以“四化”同步为路径,持续发挥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带动作用,深挖特色优势、精准分类施策,充分释放宿迁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后期的巨大内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