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与孙膑是否真是史笔混淆的同一人?2025年4月25日,由山东博物馆主办的“银雀山汉简文化展”将为您带来答案。

揭秘千年悬案:兵家双璧终现真容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近五千枚竹简震惊世界。这批竹简不仅破解了孙武与孙膑“兵家双璧”的千古谜题,更让失传千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珍贵兵书简牍,通过高清复原与数字互动技术,让观众亲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墨迹原貌,感受先秦军事智慧的永恒魅力。


《孙子兵法》竹简


《孙膑兵法》竹简

简牍里的文明史诗:从制作工艺到治国之道

展览以“简牍时代”开篇,还原古人“杀青”的简牍制作工艺,展示春秋战国至汉初的书写智慧。观众可通过实物、动画演示,了解破竹、编联成册的全过程,领悟“汗青”背后的文明密码。此外,《尉缭子》《六韬》《晏子春秋》等典籍将系统亮相,展现古代“军政一体”的治国方略与齐鲁圣贤的哲思精华。


《六韬》竹简

文明的回响:从考古发现到当代价值

银雀山汉墓荣获“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多项至高荣誉,其内容涵盖兵法、历法、数术、科技等多元领域,是研究先秦至汉初社会的直接资料。展览特别设置学术成果展区,呈现50年来竹简保护、研究与利用的突破。

重点文物抢先看:简牍之外的文明切片

全国唯一一套完整春秋书刻工具重磅亮相!27件青铜工具涵盖破竹、刮削、钻孔、编联等全流程,包括铜斧、锛、锯、凿、刻刀等,再现简牍制作技艺,揭示文明载体背后的工匠智慧。

《相狗方》详细记载通过狗的头、目、肩、脚等部位“相犬” 的方法,展现汉代古人的生活智慧。


《相狗方》竹简

一册竹简,可唤醒沉睡千年的文明密码;一枚文字,能叩响古今对话的回音壁。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智慧薪火,方能读懂这片土地上深藏的文明底气。当然,竹简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想要了解更多,请于开展之日亲自来山东博物馆一探究竟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