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车的徐天才
慢慢的发现了一个事情,身边有很多原来一直秉承着:我辛辛苦苦收回来的车,凭什么批给别人拿去挣钱。
这部分商家,现在开始向生活低下了头,不再高傲的只做零售了,我问了几个人,每个人想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是结论都是一样的:批发不一定比零售利润低,各种压力和风险还小很多。
1.政策问题:个人名下背户次数限制,走公司待售又涉及到财税问题,就武汉来说,除了过到公司名下,其它大部分车子都没有过户,都是让车主做预审,等买家买的时候直接过到买家名下。但是这个也是有很大风险的,相当于车子的产权还是在原车主名下,如果有个什么扯皮的事儿,不可控因素很多。
2.利润问题:之前大多人收回来车会先零售一阵子,如果没什么反应才会把车批出去,现在行情跟往常可不一样,新车更新换代太快了,再加上新车价格一降再降,等来的不一定是高利润,也有可能是高亏损。与其去博概率,还不如给同行,现在的零售客户鬼精鬼精的,不一定价格出得起来,很有可能倒挂,批发比零售利润还高。
3.周转问题:之前觉得只要卖得足够快,新车再大的降价都跟我没关系,但是根据协会发的数据来看,二手车商的周转率越来越长了,猝不及防的行情变化,有亏损风险是一方面,漫长的资金积压,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特别是有资金成本的资金,钱转动起来是钱,钱转不动,那是一个高速贬值的资产,这年头比 股票风险 还高,股票偶尔还能看个涨,二手车库存是随着时间,快跟今年的AI一个风向了,一天一个变化。
4.成本控制:以前一个月零售50台车,至少需要一个10人的团队,采购,销售,整备,客服,老板等等,我问的几个人现在有个共性,店里一般只有2-3个人,零售有人买就买,没人买也不强求,同行跟同行交流起来比较简单,效率会比较高,无非关心的就是车况和价格,这个在同行之间简单多了,可能两句话就能搞定,例如,原版原漆,低于20不卖。这样一来,人员成本,时间成本,解释成本,整备成本,都在降低,所有降低的加起来,利润真的会比零售差吗?不见得,除非金融占比超过50%以上。
5.轻资产:这个应该不难理解,想批发高一点的价格,大多会选择把车拿回来,放在店里慢慢摇,很多连垫资都懒得垫,买线索,看车,对接同行,车况报准,直接打款,这个应该是把风险降到最低了,可以说没风险,但是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点,下面再说。
上面几种情况,也都是几个商家给我传递的,但是,我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天南地北的同行都维护的很好,就是那种报车况就可以直接打款的那种铁。
不同的车,在不同的城市,二手车行情价格是不一样的,日系车哪里车商出价高,德系车哪里出价高,BBA哪里出价高,小破车哪里出价高,这个是花心思了的,其中有一个老板跟我说了一个点,很值得学习,他说刚开始做批发的时候,有些车子都是亏本批发出去的,目的也很简单,会想尽办法的先跟靠谱的同行建立一次交易,在这个行业有过交易,只要没有坑蒙拐骗,同行和同行之间一定是建立了信任的,有了信任为基础,不管是出价还是沟通,都会轻松很多。
当你建立好了自己的批发网的时候,每一台车你就会清楚明白的知道应该报给谁,谁出价会更高,谁会比较靠谱,甚至,搞不懂的车子还可以直接问同行能出多少钱,稳的。
对于想做批发的老板们,可以借鉴,我给大家一点点小建议,可以参考。
1.建立市场价格监控系统:通过一切手段和方法,一定要第一时间搞清楚市面上主流车型的价格风向,如果有4S熟人,其实问问4S仓库里有没有积压车,就能大概猜测到一个走向,再就是借助现在的AI和数据做分析。
2.完善服务体系:为了最大效率的节省时间,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检测报告,电子合同 电子签 ,包括收款相关,一定要处理得当,可以大大提升圈里的工作效率。
3.培训核心的批发渠道:这个还真有人有经验,针对自己所涉及的车源范围,每个范围找1-2家关系铁的商家,实在没有就创造一些,有个行业老大哥跟我说搞批发这个生意,一定要培养15个以上随时可以盲打款的合作商家,这个就需要商家的日常经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