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特朗普写了一本《交易的艺术》,书里说:
“在交易中你可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看起来急于达成交易。”
现在,他正在做这件糟糕的事情。
一夜之后,特朗普再次改口:
“我认为,145%的关税太高了,未来对华关税会大幅降低,中国也会非常高兴,中美会合作得很好”。
同时对华尔街认怂,承诺不动鲍威尔。
此外,美国财长贝森特还表示,对华贸易战不可持续,预计局势即将缓和。
消息一出,美国沸腾,黄金暴跌,此举被外界解读为美国主动服软,关税战要结束了。
这个剧情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以前学到的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什么美国是讲契约精神的,政策是长期稳定的。
现在看来:这外语,还是得天天学啊!
一天不学都跟不上他的节奏。
很多网友评价,就特朗普这信用,楼下小卖部连个打火机都借不到。
先把自己掐到翻白眼,然后松开手开始吹牛逼。
打败特朗普的,只能是昨天的特朗普。
这剧情实在太典,太熟悉。
但我觉得这事可能并没有一些媒体说的那么简单,什么特朗普学胡锡进,脑子不好。
其实特朗普发动发动关税战,主要是为了实现三大目标:
1美国的再工业化:现在美国的造船业产值,都比不上中国的一个零头。
2推翻美国之前主导的WTO,建立一个更有利于美国全球贸易规则。
3通过海关、贸易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然而,实践证明,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你都工业化了,也不和别人做生意了,那还怎么通过关税增加收入呢?
所以关税战打了十几天,特朗普确实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
美国那边:
马斯克开始割席,三大零售商联名反对,美国媒体天天骂,联邦法官也下令恢复资助美国之音等媒体,海关系统阳奉阴违。
美债利率持续增高,股市持续下滑,特朗普中期选举看衰声音很大,哈佛大学都和中国站在了同一战线。
中国这边:
股民纷纷拿钱救市,官方坚决对等制裁,民间反美情绪高涨,同仇敌忾。
西班牙媒体称:中国的民族自尊,是抗衡特朗普的韧性之源。
国际社会:
欧盟、加拿大和中国站在一起,日本、越南等小国虽然表示要谈,但没有一个和特朗普签订了实质性的契约。
攻守之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特朗普曾在其自传《永不放弃》中说过:“有些时候,你会明白,最好的决定就是毅然止损,转向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这句话或许就是此轮妥协的思考模式,如果关税政策导致局面出现崩解,他就会止损退场。
但问题是——他会把注意力转向哪呢?
我最害怕的是:集中在军事上面。(前一周我就预言过,关税战必然失败,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军事)。
欧洲的二战起源,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德国的经济问题出现困难,最后希特勒在HB酒馆凭借出色演讲能力,通过仇恨犹太人来转移矛盾,吸引到了一众德国政要粉丝。
从一个不入流的画家,一举成为发动战争机器的党魁。
这两天我在慕尼黑考察,也去了HB酒馆探访,发现这里一点希特勒的元素都没有,看来德国人,乃至欧洲人都很忌惮这段历史。
欧洲人向来不打硬仗,拿破仑之前,欧洲的军事战争一般死伤都不过百,打仗都是点到为止。
两军开战,先摆好阵形,然后乐队登场吹吹号子,打一会看谁先撤退就算谁输了。
但希特勒却通过煽动民粹激起了巨大的民族仇恨,直接让欧洲出现了2000万人的伤亡,这在欧洲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而现在美国,正是民粹最强的时候,特朗普和希特勒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偏激,个人魅力极强,煽动能力极强,不遵循传统规则,敢想敢干。
尽管关税战是告一段落了,但他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逻辑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所以我预测近期的黄金价格可能还会在高位震荡。
现在很多自媒体都喜欢搞速胜论和美国衰亡论,但对于个人而言,你不能光听专家给你讲故事。
更重要的是算好自己的账本,努力增加现金储备,减少风险投资。
近期,很多媒体捕捉到,二十年不脱皮夹克的黄仁勋访问中国时,罕见换上了正装,前一周去参加特朗普普海湖庄园晚宴时,他也是特别穿上正装赴约。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就连一向谈笑风生的“皮夹克执行长”,神经也变得绷紧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