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短短两周时间里,巴拉克·奥巴马、乔·拜登、比尔·克林顿三位民主党籍前总统接连公开发声,谴责现任特朗普政府,这一罕见情形在美国政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朗普(资料图)
4月3日,奥巴马踏上纽约州北部汉密尔顿学院的演讲台。这座美国最古老的学院之一,见证了奥巴马对特朗普政府犀利的批判。他强烈反对特朗普对大学和其他机构的控制,言辞恳切地呼吁:“解决这个问题取决于我们所有人,这不是有人来救你就能解决的。在这个民主国家,最重要的角色是公民,是那些敢于说‘不,这不对’的普通人。”奥巴马的话语,无疑是对民众的一种鼓舞,也是对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的有力回击,他希望唤起民众的力量,共同抵制不合理的管控。
4月15日,拜登在芝加哥举行的全国残疾人倡导者、顾问和代表大会上发表卸任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他将矛头指向特朗普政府,严厉谴责马斯克削减社会保障金的举措,直言“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本届政府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拜登的发声,不仅是对特定政策的批判,更是对特朗普政府执政成效的全面质疑,让人们看到了他对现任政府的强烈不满。
克林顿(资料图)
4月19日,克林顿在俄克拉荷马城举行的纪念30年前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爆炸案的仪式上发表讲话。他将俄克拉荷马城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团结,与当下美国国内的分裂状况进行鲜明对比,不禁发出质问:“就好像每个人都在争论谁的怨恨最重要,谁的怨恨更合理,为了占便宜而稍微夸大事实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的生活被与我们意见不一的人的企图所支配,那么我们250年来迈向更完美联邦的征程就会面临风险。”同时,在特朗普大幅削减联邦公务员人数的背景下,克林顿赞扬了联邦工作人员的服务,强调谦逊的重要性,委婉地表达了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批判。
这三位前总统的发声并非偶然。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给美国国内带来了诸多问题。贸易战成为共和党沉重的政治包袱,让众多共和党籍议员忧心忡忡。因为这一政策很可能在中期选举中使共和党失去选民支持,影响议员们的个人政治前途。然而,出于对总统权力的忌惮,很多议员即便反对也不敢公开表达,只能寄望于美国最高法院出面干预关税战。此外,特朗普在教育、司法、外交、税制、媒体监管等多领域展开的系统性重构,构建起一套排斥政治多元、削弱制度制衡、以总统意志凌驾于行政和司法常规之上的新式权力体系,严重冲击了美国的政治传统和制度根基,这引起了深谙美国政治规则的前总统们的高度警惕。
自4月初起,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施压手段,妄图通过孤立中国来打破全球秩序的稳定。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有力。以稀土管制为例,中国通过合理收紧稀土出口管制,直击美国相关产业痛点,有力地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和全球贸易秩序。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不当举措,也让国内民众和政治人物开始反思其对外政策的合理性。
特朗普(资料图)
通常情况下,美国前总统遵循“前任不评现任”的传统,不会轻易公开批评继任者。然而,此次三位前总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发声,表明美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已极为严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历史学家蒂莫西·纳夫塔利指出,前任总统身份特殊,在国家走向危险时,有资格也有能力向民众发出警告,民众理应倾听。这次三位前总统选择在特朗普任期满三个月之际集体发声,或许正预示着他们预见到了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的严重危机。
特朗普政府对三位前总统的谴责尚未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白宫面对媒体的置评请求没有立即回应,而特朗普团队和右翼媒体只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建制派旧势力的反扑”,试图将这场制度危机舆论化为“人民与精英”的二元对立,以此转移民众视线。但这种策略能否再次奏效,尚待观察。
三位前总统的集体发声,是对特朗普政府的一次有力制衡,更是对美国民众的警示。他们以自身的影响力,试图唤醒美国民众对国家现状的关注,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在这罕见的政治交锋背后,是美国政治体制面临的挑战与考验,而美国未来将走向何方,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