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是一扇窗
让法治之光透过书籍的窗
照亮公平与正义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正义的具象表达。今天,为大家推荐8本法治类好书,它们跨越历史与当代、融汇中西智慧,邀您一同在阅读中感受法律的理性与温度,探索正义的深度与广度。
01
《政法笔记》
作者:冯象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以随笔的形式,从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现象入手,用生动幽默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法学理论和法律问题,让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拉近了普通人与法学理论之间的距离。
02
《法海拾贝》
作者:季卫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选编了作者的学术随笔55篇,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多米诺效应,引发了世界大转型,体现在了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忧患意识,以及立足于现实的反思理性。
03
《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王利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将近年来关于中国当下特别是《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的法治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思考,以随感录的形式集结成册,内容主要围绕作者参与《民法典》制定展开,宣传并阐释了《民法典》重要制度及相关立法精神。
04
《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的法学随笔集,通过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等板块,如辛普森案、电车难题等,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
05
《刑法学》(第六版)
作者:张明楷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为刑法领域的权威教材,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各种犯罪构成和法律适用问题,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刑法规范,明晰行为的法律边界。
06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作者:瞿同祖
出版社:中华书局
从家族、阶级、婚姻等角度剖析中国传统法律与社会的互动,揭示法律如何根植于儒家文化与礼俗传统。被誉为“理解中国古代法律与社会的经典之作”。
07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通过深入剖析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点,让我们能够明白中国社会的独特性,认识到在中国推进法治建设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而要充分考虑本土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
08
《洞穴奇案》
作者:彼得·萨伯费
出版社:生活·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一本充满思辨色彩的书籍。书中虚构了洞穴探险者因受困而引发的法律困境案例,14位法官从不同的法律、道德和哲学立场出发,对案件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判决陈述,引导我们以多元的视角去审视法律实践中的难题。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同翻阅书籍,在字里行间感受法律的严谨与温度,探寻法治精神的深邃内涵。
供稿: 局普法治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