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
2024年是中国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30周年。海关总署4月23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以下简称《保护状况》)显示,2024年全国海关共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5.32万次,实际扣留侵权嫌疑货物4.16万批、8160.51万件,共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利人通过海关保护维护自身权益。
《保护状况》指出,海关保护制度基础不断夯实。比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修订课题研究,面向各直属海关以及行业协会、权利人组织征求修订意见、建议共343条;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三)》,明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行政处罚的具体尺度和标准,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2024年,全国海关以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方式,处理货运渠道查发侵权货物81批、1.33万件。
2024年,全国海关以专项执法行动为主要抓手,继续保持对进出口侵权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在重点渠道、重点领域加强对侵权高风险商品管控查处,取得明显成效。全国海关跨关区执法协作进一步深化,常态化情报线索共享、企业培塑、课题研究、培训宣传等方面的合作模式创新升级,知识产权一体化协同保护格局进一步强化。
此外,全国海关聚焦市场主体创新发展需求,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帮扶与支持并举,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实现关企间政策直联、诉求直通、服务直达,因势利导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焕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