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援青专家、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邢绍芝采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为一名阑尾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成功置入一根PICC导管,解决了患者静脉穿刺困难的难题,为患者建立了一条生命输液通路。

这名患者来自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因阑尾脓肿穿孔导致感染性休克,行脓肿引流术后暂禁饮食,低蛋白血症,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及抗感染治疗,外周静脉经多次输液已破坏严重。

邢绍芝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建议置入一根PICC导管。随后,通过护理部协调,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成功为患者置入PICC导管,该技术优势是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血管,实现了可视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采用肘上部位进行穿刺,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够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特别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且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需要输注肠外营养制剂、甘露醇、浓氯化钠等高渗性液体的患者。该项技术可以保护患者外周血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障输液安全,减少液体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护理部组织下,邢绍芝借此机会对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静疗小组成员10余人进行了“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入“专项培训,静疗小组成员分别进行了模拟操作演练,大家一致反馈收获颇丰。

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静脉治疗水平迈入精准化、可视化新阶段,为长期输液治疗患者、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需要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和肿瘤化疗患者带来了福音。

(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张莹莹 董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