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混乱。几个月前还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快速解决俄乌冲突,现在又想撂挑子不干,威胁说要是俄乌再不和谈,美国就不管这事了。
在关税政策上,特朗普政府更是反复无常,前几天还来势汹汹地挥舞“对等关税”大棒要揍遍全球,政策落地当天又宣布暂停90天征税,没有一颗强心脏真的经不住这么大起大落,尤其是美国股民。
外界普遍将美国政府的奇葩操作归咎于特朗普本人喜怒无常,毕竟他确实是这样的人。但其实,美国总统不是一个人在做决定,特朗普每一次发号施令背后,都是一整个团队的“功劳”,还真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正如美国学者布兰兹所说,正常来说,美国总统都有一个外交政策,但特朗普有5个,这是因为他的团队中有5个不同的主要派系,这些派系的“大乱斗”导致了本届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变化无常。
按照布兰兹的分类,这五大派系分别是“全球鹰派”“亚洲优先派”“回归美国派”“经济民族主义派”“MAGA强硬派”。
先来看第一个“全球鹰派”,这个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本届特朗普政府中最出名的一个鹰派人物,莫过于国务卿鲁比奥,近期因“群聊泄密”而备受争议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也属于这一派。
“全球鹰派”认为,中俄等国会“破坏欧亚大陆的稳定”,应该进行“强力遏制”,而对于美国传统的西方盟友,还是要重视起来,以联手对付中俄。
“亚洲优先派”的代表人物是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他,此人是国防部政策事务副部长,他的祖父是尼克松时期的中情局局长威廉·科尔比。
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科尔比就在国防部担任要职。他认为,中美之间爆发冲突的风险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威胁”,美国必须减少对其他地区事务的参与,将重点放在亚太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优先派”认为中美之间的冲突主要在军事上,而不是与中国争夺经济和技术主导权,所以科尔比等人并不关注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和贸易战,对他们来说,美国如何在西太平洋维持军事力量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回归美国派”的代表人物是副总统万斯和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他们的核心主张是避免美国再次陷入对外战争泥潭,这也是为什么万斯反对援乌,甚至希望欧洲能自己保护自己,不要再让美国提供安全保障。
“经济民族主义派”就很好猜了,无非是那些经济和贸易相关的部长和官员,比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人。在他们看来,关税才是打击竞争对手的最佳武器,潜在的打击对象不仅仅是中俄,还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友。
“MAGA强硬派”就更不用多说了,这个派别成员大多是特朗普的死忠粉,他们的主张既有很强的侵略性,但又十分保守,支持吞并他国领土,在移民问题上态度强硬,吞并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就是这些人提出来的。
由此可见,这几个派别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共识,但又在另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就拿“亚洲优先派”和“回归美国派”来说,双方都支持减少对中东的地区的干涉,但对于中国台湾问题,“亚洲优先派”的主张显然更加激进。
如果用美国传统的分类方法,这些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支持全球主义的精英建制派,另一类是主张孤立主义的草根非建制派。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中,非建制派的力量不断壮大,传统的精英建制派反而处处遭到排挤,鲁比奥就是最好的案例。
美国国务院已经正式宣布大重组,虽然和之前网传的计划有所不同,但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132个办事机构将被关闭,700多个岗位被裁撤,鲁比奥的权力被大大削弱,或将成为派系乱斗的第一个牺牲品。
相比之下,以万斯为代表的非建制派正迅速崛起。在很多特朗普认为不是很重要的外交场合,都是万斯代替他参加的。
而拜登的副总统哈里斯可没这待遇,以至于之前一直有段子称哈里斯在等待一个时机,她也确实等到了,只不过最后没能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