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协同创新激发工作室更多“乘数效应”

4月17日,在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李超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超正在和炼钢厂技术人员对现场质量提升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4月19日《河北工人报》)

据报道,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依托创新工作室,通过“师带徒”以及工作室技术联盟模式,全方位推动技术传承与协同创新。一方面,技术骨干将工作经验和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工作室的跨部门交流与合作,打破技术壁垒,实现知识、资源与能力的高效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产线职工创新创效能力。

创新工作室不仅是技术人才的“竞技场”,更是创新的“孵化器”,在解决技术发展的瓶颈、培养业务技能人才以及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应看到,时下不少创新工作室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受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限制,单靠某个创新工作室一己之力,难以开展大规模、深层次的科研工作,常常会陷入信息不畅、孤掌难鸣的困境。

事实上,建立工作室联盟,强强联手,协同创新,既能够更大范围集聚要素,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也能够促进各创新工作室取长补短、互学互鉴,激发工作室之间的整体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扩大创新成果。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不仅期待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工作室,更期待创新工作室变“单兵作战”为“抱团突围”,将工作室联盟模式推广开来,释放更多“乘数效应”,为相关行业、企业在技术升级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注入强大动力。(刘予涵)

来源:江苏工人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